|
|
|
|
|
|
|
民间盛传的飞碟,自1947年6月24日美国消防器材商兼飞行员肯尼斯·阿诺德在飞行时发现9个像是在水上打漂的…碟子,到同年7月6日,美国新墨西哥州罗斯韦尔的实验气球*被目击者和传闻者臆想为外星生命飞行器失事的证据,一开始就没有走上科学研究的轨道。半个世纪以来,飞碟被传媒操纵、被民间讹传、被作家和制片人当作赚钱的好题材,飞碟经验被巫师当作装神弄鬼的资本,更有走火入魔者因飞碟而产生精神障碍。飞碟问题自始至终不是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这样的问题,而是应该由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病理学甚至灵魂学来研究的领域。 飞碟,是指被称作不明飞行物的UFO,UFO 是英文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s的缩写,在命名上,这个词组虽具有语义上的不确定性,但似乎仍是一个科学的命题。飞碟信仰者也自称其研究为飞碟学,并在研究中旁征博引,言之凿凿,不惜拿伽利略、布鲁诺、达尔文等科学家的事迹作暗示,仿佛飞碟学就是一门真正的科学,是跨天文学、物理学甚至哲学的一个新兴科学门类。然而,飞碟学一开始就不被 传统的科学接受,这是因为: 飞碟学研究的是一些假设的虚幻的现象,它找不到、拿不出研究的实体。那些称为证据的影像、照片和自述的文字,没有一件称得上科学的证据,它们或为孤证,或为*,都是不可重现的。对于这些虚幻的东西的研究,将会一无所获,或者进而走进灵学的神秘主义泥淖。这正如恩格斯在论述唯灵论者在研究中的偏执时所指出的:那些高级的现象,只是在有关的研究者已经着迷到--正象克鲁克斯自己天真地叙述的那样--只看得见他应当或希望看到的东西时,才能够显现出来。 飞碟研究常常用虚假的前提推出必然的结论。 在这种研究中,常常可以看到甩这种现象如果用外星人……就容易解释多了的实用主义理由得出那就是外星人的结论这种情况。逻辑紊乱,思维不清,是飞碟目击报告和研究论文最基本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的伪科学性。 如果说,飞碟学说也曾拿来宇宙无限论和地外文明存在概率学上的依据为己所用的话,那它只是为自己的神秘主义实体披上一件科学的外衣,飞碟学在实质上是与现存科学原理相冲突的。他们无视现存的科学原理,如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光速极限原理,并借用或生造了一些内涵上不明确、逻辑上不封闭的貌视科学的概念,如多维空间、 时间隧道、时空隧道、虫洞、时间弯曲、时间倒流,甚至在飞碟研究中引人灵魂学说。在飞碟研究中大量使用的意识丧失、无阻碍穿行、催眠追忆、意念遥感、精神和物质随机转化、灵魂出窍等概念,已被学术界公认为伪科学概念。 至今为止,没有一件UFO证据被科学证实,相反,大量的证据已被证伪。美国人赛拉·牛顿自己制造了-个据说是从UFO上卸下来机器齿轮,并拍了一些近距离接触飞碟的照片,后经检验,机器零件是用家用摩壹铝制造出来的。塞拉·牛顿是一个十足的骗子,他行骗25年,炮制了种种恶作剧,1952年被联邦调查局以欺骗罪逮捕。 飞碟研究还钻反对者不能完全证伪的空子,认为证实部分UFO现象是非地外文明现象,不等于全部UFO现象都与地外文明无关。李方先生在《正视来自太空的敌意》中称:专家要做的事情是证伪。比如说你得证明照片上那玩艺儿压根就是一顶草帽。罗斯韦尔录像片里被解剖的那个外星人,这个部位是蛋么材料做的,那个部位是怎么伪造的,你交代清楚了,咱们服你。李方的态度代表了部分飞碟信仰者的情绪,他们对反对者的说教有点厌烦,却不知那些 证据是揭伪者难于拿到的。那些伪证据,如塞拉·牛顿的零件,在科学家较真时失踪了。已经证伪的还是有的。比如吉米·卡特飞碟,已被怀疑者发现了大量漏洞,并获得可靠证据;宇航员看到了飞碟的记载和照片被编进了海纳克博士的《事实的边缘》这本飞碟研究进度报告,但它们没有一件与真飞碟有关。海纳克博士于1976年7月参观了美国家宇航局休斯敦宇航中心,他在那里看到了有关公开报道过的飞碟的原版电影和录音带,他后来告诉他的同事们,对于在他书中出现未经确证的飞碟故事深表遗憾。同时,他对它们之中没有真正的飞碟感到满意飞碟学说与灵学、信仰疗法、催眠术、伪考古学、《圣经》考古学等伪科学品种相关联。伪考古学家认为埃及金字塔、复活节岛石人像与外星人有关,宣称南美洲纳斯卡高原的遗迹是外星人飞碟起落的跑道。这种观点是不值一驳的,张功耀教授指出,如果外星人降临地球时不用跑道。那么,他们起飞时又何必有跑道? 如[1] [2] 下一页
果飞碟研究不是一门科学,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它可以被看作是对现代科学非人格化、非大众化的一种挑战。 飞碟信仰者和反对者都希望有真相大白的一天。不论是作为科学的发现,还是作为伪科学的终结。科学家从来不屑把注意力放在飞碟上,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病理学家没有必要对这个也许是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最大的骗局给予关心。
上一页 [1] [2]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