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全球变暖达最高温 世纪末北极熊可能绝迹
  • 世界跳跃日仅为幽默 网页中发现三大破绽
  • 日本借助地球模拟器预测未来30年天气变化
  • 宇宙起源于大*吗
  • 古猿变人的猜想
  • 解读湖南娄底不明飞行物事件
  • 新疆UFO为何物 两专家各执一词
  • 外星人遗址揭秘
  • 百慕大魔鬼三角——虚构之谜
  • 敦煌旅游增设沙画新景点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达尔文雀进化神速 自然选择的新发现<%=id%>

    新华网洛杉矶7月15日电(记者 陈勇)在太平洋赤道海域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着一些地雀,它们的喙因外形独特而闻名。这些地雀曾使一个多世纪前经过此地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深思,催生了进化论。如今研究人员发现,自然选择可以在很短时间里使地雀喙的形态发生明显变化。

    在达尔文的著名旅行之后,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雀又被称为“达尔文雀”。当年达尔文认为,这个群岛上分散生存的地雀属同一科,但在漫长的时间里发生了变化,以致不同岛屿上生存的地雀有不同形态。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著名生物学家格兰特夫妇在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报告说,在特定的生存竞争中,“达尔文雀”能在两年内改变喙的形态。

    格兰特夫妇多年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研究地雀。他们说,这个群岛中的大达夫尼岛上一直生活着中地雀,但从1982年开始,体形比中地雀大1倍的大地雀也来到这个岛,两种地雀都以蒺藜种子为主要食物。

    在正常的年份,大地雀和中地雀都能找到足够的食物,两者在大达夫尼岛上“相安无事”。但在2003年,这个岛发生了严重的干旱,大片蒺藜死亡,使地雀的生存环境恶化。格兰特夫妇发现,2004年初,岛上有150只大地雀,235只中地雀,但一年后137只大地雀和152只中地雀死亡。

    不过,存活下来的中地雀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格兰特夫妇发现,干旱造成的饥荒首先淘汰了喙形较大的中地雀,它们中有87%死亡。存活的中地雀平均喙长由干旱前的11.2毫米变成了10.6毫米,喙内的平均深度也由9.4毫米变成了8.6毫米。

    格兰特夫妇认为,这一变化就是自然选择的证据。他们解释说,喙形大的地雀适宜在蒺藜种子充足的环境中生存,而在干旱发生时,喙形较小的地雀能吃到大喙地雀极难叼到的尺寸普遍很小的仙人掌种子。因此,小喙地雀更容易度过饥荒。

    据生物学家说,自然环境下一个物种的局部形态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发生上述进化还是首次被观察到。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