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重庆考古队发现罕见靴状竖井墓
  • 余秋雨质疑四大发明 称历法中医理当入选
  • 大石坝恐龙化石搬家
  • 中国航天测控能力延伸至月球
  • 美国教育学家:21世纪要掌握的技能
  • 南极小岛发现酷似尼斯湖怪的化石
  • 俄科学家研制出特殊疫苗可有效抵御辐射伤害
  • 是谁给了地球转动的力量?
  • 测试你的第六感
  • 神奇的人类预感之谜(组图)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辽宁罕王井为何数百年不干枯?<%=id%>

    一口水井,它改变了一个民族的命运,成为一个王朝的源头。如果几百年前,这口水井不曾被开凿和修建,那么清王朝就可能不会出现。还有人说,大清之所以叫作大清,就是为了颂扬这口碧水清清的水井———它就是传说中的罕王井。

    [谜团1]努尔哈赤为啥亲自带领士兵寻找水源?

    今天的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是清王朝的发祥地,这里的赫图阿拉老城,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故乡,那口神奇的罕王井就掩映在赫图阿拉老城稀疏的树林中。

    那口被传得神乎其神的罕王井,虽然看上去似乎和别的水井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几百年来,从来没有干涸过。

    时间追溯到16世纪50年代末期,努尔哈赤出生在赫图阿拉老城内的塔克世故居,依照习俗,在努尔哈赤年满18岁时,他必须离开自己的家庭,独自生活。他曾经先后打下过几个属于自己的地盘。到努尔哈赤44岁的时候,他的手下几乎云集了近十万之众,可谓兵强马壮,本应该继续开疆拓土,可是出人意料的是,他却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

    清太祖:努尔哈赤

    抚顺市社科院新宾满族研究所研究员曹文奇介绍,当时老城只有四五口水井,源流不长,再加上水有点儿苦涩,于是寻找水源成为当务之急。

    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努尔哈赤亲自带领士兵寻找水源,有一天在草丛中发现了一只野兔,努尔哈赤认为野兔生存的地方周围一定有水,便命令士兵跟着野兔,野兔跑到了一棵大榆树下突然不见了,努尔哈赤立即命令士兵前去挖井,果然在挖到两丈深的时候,井水喷涌而出。

    [谜团2]水井为什么至今仍不干涸?

    在新宾满族自治县内我们找到了其他几口水井,即使和罕王井同属一城,但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寒暑之后,也不免在旱涝的轮番折磨下早早耗尽精神,干涸湮没,消失在荒村旷野,为什么只有这口罕王井至今没有干枯?

    在位于大伙房水库的辽宁省第十地质大队,我们找到了王声喜工程师。地质十队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勘探、分析抚顺地区的地质地貌情况。对于罕王井他们曾经作过十分详尽、细致的调查。

    王声喜说:“赫图阿拉老城周围群山环绕,山上繁茂的植被像是无数不动声色的导管永不停歇地将充沛的雨水渗入地下,让平静的老城地表之下流动起看不见的汪洋。”

    为什么老城里其他几口井却早已干涸了呢?站在赫图阿拉老城的城墙上,远远望去,一条曲折蜿蜒的河流缓缓地流淌着,这条河就是新宾满族自治县内一条十分重要的河流———苏子河。罕王井恰恰就在河边。苏子河断裂带宽足有一公里,由于地壳的变迁,在这条断裂带上发生了一系列构造裂隙,尽管这些裂隙狭窄得无从寻觅,却正好被罕王井准确洞穿,而这些裂隙内部所饱含的丰富的裂隙水给罕王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罕王井集地表水系、区域植被、地质结构等顶级地下水储存与循环条件于一身,这些条件只要拥有一条,就可以打出一眼富水井,罕王井竟然全部占据!

    众多的得天独厚,竟然云集在一个点上,造就了罕王井。

    [谜团3]罕王井井水为啥那么甘甜?

    老罕王不仅留下了一口不干的古井,还留下了一口甘甜无比的井。

    2002年,辽宁省地矿部门对罕王井进行了鉴定,发现罕王井井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其中锶和偏硅酸的含量较多,锶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偏硅酸可以抑制动脉硬化,所以,常年居住在赫图阿拉老城的居民因为长期饮用罕王井井水,很少有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于是健康井又成为了老罕王给他的子孙后代们留下的最珍贵财富。

    其实,赋予罕王井神奇的还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当然历史还是为罕王井留下了最朦胧的一抹光晕。据说,在这口井边虔诚地许下心愿,就可能在现实的生活中美梦成真。当然,按照科学的理解,这就是老罕王的传奇在民间投下的一点心里暗示而已。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