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发生现场,别克车左前方受到严重撞击,驾驶员当场死亡
安全气囊张开的时间与汽车碰撞的时间并不完全同步,有可能发生二次碰撞
利用生物碰撞实验,使科研人员掌握汽车碰撞时对人体的致伤机理
深夜的210国道,一起恶性追尾事故发生,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时,驾驶员已当场死亡。事故到底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安全气囊已经打开,驾驶员却没能保住性命?他的致命损伤到底在哪儿?真相在警方的调查分析与科研人员进行的一次生物碰撞试验后,渐渐浮出水面。
2004年6月的一个深夜,在重庆附近的某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
据值班交警讲,当时是一辆别克车发生了追尾,车上有两名乘客,奇怪的是驾驶员当场死亡,而副驾上的人却只是受了伤。
由于被追尾的车辆已经逃逸,别克车驾驶员又当场死亡,事故处理人员试图从幸存的乘车人那里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但结果却令人失望,副驾驶上的人说当时他在睡觉,什么也没看见。尽管造成事故的准确原因一时还无从知晓,但根据现场洒落在别克轿车发动机上的大量沙土,以及轿车的损坏部位和程度,事故处理人员大致推测被追尾的应该是一辆拉河沙的大货车。
事故处理人员推断,当时两辆车都行驶在高速路的最内侧车道,可是不知什么原因,也许是前面的大货车尾气太重,影响了别克车司机的视线,也许是旁边的同伴在睡觉,使别克车司机也产生了些许睡意,片刻之间惨祸就发生了。
一般在汽车行驶途中,一旦遇到无法躲避的碰撞危险,驾驶员都会出于本能向左侧打轮儿,尽量将自己避让出去,可这次碰撞发生在高速路最里侧的快车道上,左边是护拦,驾驶员只能向右侧打轮儿,因此别克车左前方所遭受的撞击程度显然大于右前方,而司机也没能像其他事故中那样幸免于难。
从现场勘察结果看,别克车在碰撞前并没有刹车,这说明当时车速很快,驾驶员还来不及踩刹车就已经撞上了。尽管遭受了突如其来的猛烈碰撞,但事故处理人员发现,别克轿车前排的两个安全气囊在碰撞发生时都已经打开过。安全气囊是汽车发生碰撞时对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的一种特殊保护装置。在碰撞发生时,如果气囊能及时打开,乘员的头部和胸部将免遭严重伤害。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试验研究所朱西产副总工程师说:“发生碰撞时,柔软弹力的安全气囊会从正面和侧面对前排乘员形成一定保护,但事实上,汽车上负责安全的电子传感装置为了快速启动气囊,会引发一个类似于小计量炸药*的过程,因此安全气囊在刚刚弹开的瞬间会变得异常刚强,如果使用不当,车内乘员的头部很有可能会被其巨大的冲击力炸伤。”那么,死亡的别克车驾驶员是否属于这种情况?
尸体报告上写道,死者头部并没有受伤,显然是受到安全气囊的保护。而他两个膝盖却有明显伤痕,右侧小腿也因骨折而变形。
据交警讲,死者当时被卡在车里,消防队把车解体后才把人弄出来。可是,仅仅是小腿骨折显然不足以让人死亡,那么驾驶员死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此时,死者上腹部的表皮淤痕引起警方的注意。根据以往的经验,调查人员推测这处淤伤极有可能是撞击方向盘造成的,通过观察事故车辆方向盘的变形程度,他们很快证实了这个判断。既然安全气囊已经打开,为什么驾驶员的胸部还会和方向盘发生碰撞呢?
朱西产说:“要正确使用安全气囊,必须要保证人的坐姿。安全带可以规范人的坐姿,所以在车里边,无论有无安全气囊,都要系安全带。”可当时赶到的交警却说驾驶员和副驾位置的安全带都是完好的。很明显,两人都没使用安全带。
一些人总感觉反正车里有安全气囊,系不系安全带都无妨。但专 [1] [2] 下一页
家说,安全气囊张开的时间并不和汽车碰撞的时间完全同步。负责启动气囊的电子感应装置需经过15毫秒左右来判断是否启动气囊,而气囊从开始启动到完全张开则需要30毫秒左右的时间,碰撞发生时,在巨大的惯性作用下,人体会向前运动,这种运动在最初的50毫秒时间内是无法控制的,只有受到安全带拉力的约束,才能恰如其分地受到气囊的保护,如果像那位别克车驾驶员一样,失去了这种约束,人体在巨大惯性的作用下,很有可能还会和车内的方向盘发生第二次碰撞。
那么,当第二次碰撞发生后,人体将遭受怎样的重创呢?重庆市大坪医院交通医学研究所里,工作人员正在为一项汽车生物碰撞试验做最后的准备。他们使用的试验器材是汽车、牵引轨道和碰撞壁,而被测试的对象不是以往常见的试验假人,取而代之的是健康的小猪。以往的汽车碰撞试验中,选择的模拟驾驶员都是带有传感器的假人,但事实上从假人身上测定车内乘员的损伤程度,离真实性太远了。如果是动物的话,就会表现出全身性损伤。
为了准确掌握汽车碰撞时对人体的致伤机理,科研人员特意选择了体重与内脏结构和人相似的小猪作为试验对象。
急诊科主任蹇华胜介绍说:“其实,在许多交通事故发生后,重伤员并没有当场死亡,而是在急救过程中因为抢救无效死亡的。医务人员除给伤员做必要的紧急治疗外,很难再对伤情做进一步诊断救治。而交通事故后的伤势通常是多发伤,科研人员正是要通过这种生物碰撞试验为临床救治提供帮助。”
试验开始前,研究人员为小猪实施了全身*,这样在碰撞的过程中它们将不会感到丝毫的恐惧和痛苦,在进行了体重和身高测量后,两只小猪被分别固定在试验车前排的座椅上。这次生物碰撞试验采用50公里时速的实车碰撞,驾驶员位置的动物用的是70公斤重的猪,它的身高有90厘米,副驾驶位置放了一个60多公斤重的猪,它的身高是87厘米。这样的身高体重和人的坐高相似。
一切准备就绪,碰撞试验开始。撞击后,驾驶员位置上的小猪很快就死了,副驾驶位置上的小猪却还在一个危重受伤状态。为什么驾驶员位置上的小猪立即死了呢?很可能是因为它前面受撞后,驾驶盘压过去了,压到了动物的胸部,造成了内脏破裂。除撞伤外,还有严重的挤压伤,两伤合在一起极易造成死亡,经过动物尸体解剖,研究人员进一步证实了现场推断。
解剖后发现,小猪的主要死亡原因就是肝脏严重破裂,有些地方是剁开式,有很长的裂口。
腹腔里出血量超过了1200毫升,总血量大约是2200到2400毫升,也就是说50%以上的血都跑出来了。人的失血量如果超过10%,就会出现休克,当然刚开始可以代偿,但失血量超过20%后就不能代偿了。这时血压变低,人的营养和氧都要靠血液来输送,如果血压变低,输送速度就会减慢,甚至会不能供应。缺血缺氧后细胞会变性坏死,甚至发生不可逆的损害,最终导致死亡。
仅仅是10%的失血量,不及时救治都有可能致人死亡,那么那个没系安全带的别克车驾驶员,在胸部撞在方向盘上后,内脏损伤将引发多么大的出血?然而,仅仅弄清汽车碰撞造成驾驶员死亡的原因并不是科研人员的最终目的,更为重要的是要为更多的伤员增加生存的希望。
针对生物碰撞试验的结果,科研人员在急救车上配备了一种新型急救设备,这就是抗休克裤。当医务人员在抢救中发现伤员有严重外伤出血,或通过腹腔穿刺证实有腹腔内出血的话,就可以在输入血液代用品的同时,迅速给他穿上抗休克裤,然后利用两个充气阀使裤管迅速膨胀,这样一来,通过充气裤管的压力,使伤员的腿部血流量减少,从而尽量保证头部和上肢的血液供给,使伤员不至于因为失血造成脑缺痒而引起休克或造成脑死亡。这虽然不可能100%挽救他们的生命,但至少可以为下一步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