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社会科学院了解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商周秦汉汉字发展沿革谱系研究”,历经8年于日前全面完成,其最终成果为300万字手抄影印本专著《古文字谱系疏证》。
考古发现证明,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沿用至今的自源文字体系。至少在3000年前的殷商时期,汉字已发展到成熟阶段。但由于先秦古文字资料缺失等原因,汉字发展史研究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对汉字发展的历史认识直到近代都未能超出东汉许慎所达到的水平。甲骨文发现后的百余年来,大量先秦和秦汉文字资料相继被发现,殷商到秦汉之际的古代汉字发展演进的历史面貌清晰地呈现出来,在此基础上的中国古文字学作为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逐步形成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据介绍,课题组开创性地从汉字音形义的内在联系入手,全面梳理了有关殷商甲骨文、两周金文、战国秦汉文字的地下出土资料和研究文献,揭示了古文字阶段汉字体系内部的发展沿革关系,构建了古代汉字的发展沿革谱系,清晰地勾勒出了殷商到秦汉古代汉字发展演进的历史进程。这对于正确认识汉字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促进汉字发展史的研究,推动古文字学和汉字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对深入研究现代汉字、推动汉字规范化工作、科学编写语文教材和制定语文教学政策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古文字研究专家认为,《古文字谱系疏证》是“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汉字谱系整理与研究的大型学术专著”,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出版的《说文假借义证》《战国文字声系》等9部专著,发表的97篇专题学术论文,体现了古文字研究领域“坐冷板凳、做真学问”的治学精神。
这一课题由中国文字学会会长、安徽大学教授黄德宽主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