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压缩空气为电动汽车助力
  • 消除疲劳驾驶的隐患
  • 美国科学家现在忙什么
  • 乌克兰时兴饮食治癌
  • 德国实用技术集锦
  • 举手照出新天地
  • 司机好帮手:自动识路系统
  • 背着电视塔跑新闻
  • 坚硬似钢铁柔软如流水
  • 用干冰射流为切割部位冷却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司机的第三只眼——车载影像监控系统<%=id%>

    长途旅行,舟车劳顿。手握方向盘的司机疲惫不堪地强打精神,但有时注意力仍免不了开个小差。不过不用担心,一阵响亮的*声伴随仪表盘上闪烁着的警示灯光,会及时唤回司机的注意力。这就是司机的第三只眼———车载影像监控系统。当然,目前只有少数高档轿车,如尼桑InfinitiFXandM系列和丰田Lexus才会有这样的配置。汽车工业专家表示,随着光学仪器和嵌入式计算机制造成本的下降,在未来几年内,智能轿车将担负起“监视”司机、监控路况的重要职责。

      尼桑公司开发的车载监控系统包括一个放置于后视镜上的微型摄像头和一台分析车辆位置和速度的嵌入式计算机,作为汽车可选配置,售价大约5000美元。当汽车时速超过70公里,同时转向灯关闭时,报警系统即会启动,因此适合于司机在高速公路上驾驶。

      摄像头还能帮助司机更清楚地看到前方的物体。剑桥的SMaL摄像头技术公司开发了一款可用于夜视系统的近红外照相机,能够将公路上的障碍物显示在仪表盘或者投影到风挡玻璃上,不论是夜晚还是日照光线过强的环境下开车,司机对路况都能一目了然,安全地绕过障碍。目前该系统正在接受汽车制造商的评估。丰田公司也开发了类似的计算机增强型红外系统,作为在美国市场销售的LexusLX470的可选配置。

      车载影像监控系统很快将被应用于夜间行车,当前方有车行驶时,可以将前车灯自动调暗,当道路空旷时则调至明亮,完全不需要司机转移注意力。美国Micron技术公司新兴市场部主管史蒂斯说,他们正在同一家汽车制造商协商开发此类装置。

      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选配装置仍然是价格不菲的奢侈品。史蒂斯认为,有关立法可能对技术发展和成本降低起一定的刺激作用,比如在日本,政府很快将颁布法规,要求车辆配备报警装置,提醒司机视线盲区内存在的障碍物。美国加州TMI产品公司开发的Hindsight就是这样一种装置,售价499美元,可装配到任意一辆SUV上。安装在缓冲器上的照相机可以“看”到很小的物体,比如车后一只正在睡觉的宠物猫,并在车内显示屏上标示出来。尼桑公司也在今年年初推出了“环视显示器(AroundViewMonitor)”,通过在车子的前格栅、左右侧门镜及尾门安装的4个带有广角镜头摄像头,从不同角度拍摄车子及其周围物体,然后用计算机合成一张从车子上方俯视的图像,并显示在仪表盘上。该公司为InfinitiM车型最新开发的影像监控系统同样使用多个摄像头协同工作,能够显示车辆前方路况,并用红、黄、绿三种颜色表明撞上障碍物的危险程度,同时可使泊车入位的操作更为简单。

      随着技术成本越来越低,SMaL公司预测,到2010年,车载监控系统的功能也会越来越多,比如可以根据司机的疲惫程度来决定是否需要利用*声来给司机提个醒;如果司机被系统“判断”为不适合开车,甚至还能自动关闭发动机。有些汽车制造商正在考虑开发基于照相设备的安全系统,利用重量传感器判断座位是不是空着的,有没有放置儿童座椅,当发生交通事故时,气囊会在只有*乘坐时自动弹出,避免造成儿童窒息的危险情况。

      纽约ABI研究公司的高级分析师罗伯特表示,基于照相机的车载报警系统最终将受到雷达技术的挑战。相比之下,雷达能够准确测定障碍物的距离远近,工作时基本不受气候影响,而照相机则“告诉”司机障碍物是什么,如果成本能得到控制,将二者结合使用也未尝不可。丰田公司的Precollision系统(PCS)使用的正是毫米波雷达,用于探测车辆前方的物体。如果嵌入式计算机认为碰撞不可避免,该系统将会自动缩回司机和副驾上的安全带,以使人体受伤害程度降至最低。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内,还将有更多的高科技被用于汽车制造中,以保障行车安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