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日本研究发现女性雌激素减少容易导致脱发
  • 瑞士科学家发明高效存储太阳能的方法
  • 美国最新研究发现导致血栓形成的脂肪物质
  • 科学家发现大脑有嗜烟点 控制它可能根除烟瘾
  • 俄专家开发出一种肺病早期诊断装置
  • 英国大学生发明新型节水节能淋浴器
  • 墨西哥发明地震预警系统 前200秒手机发*
  • 科学家发明鉴别身份新技术 用耳朵做标签
  • 科学家最新数学模型显示早期太阳系充满动荡
  • 科学家打造强人7天不睡不吃用意念移动物体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被撞彗星发现神秘物质 我国科学家推测来源<%=id%>

        关于坦普尔一号彗星 我科学家提出三点推测

      新华社南京7月17日电 “炮轰”彗星已经过去10多天了,新的撞击环形山有多大?彗核表面的大量尘埃物质来自于何方?神秘白色斑状物究竟为何物?就这些问题,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王思潮研究员提出了自己的三点推测。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不久前公布了碰撞后坦普尔一号彗星的新图像,发现撞击后的溅射物高速向外喷射,速度高达5公里/秒,其中有大量十分细小的粉状物质。他们现在推测该彗星的彗核有大量的细小粉状物质覆盖,而以往的观点认为彗星表面是一个冰封的世界。

      由于大量的粉状物质喷出,使坦普尔一号彗星的彗核被密集的粉层包围,这影响对新的冲击环形山的清晰观测。但美国科学家估计这次撞击形成的新环形山的直径为200米至250米。至于彗核表面撞击前所发现的神秘白色斑状物,至今还是一个谜。

      就环形山的大小、粉状物的来源和神秘斑状物,王思潮研究员提出了自己的分析意见。他介绍,这次观测到的撞击效应有几个特点:一是撞击时出现了强光;二是溅射物质喷射速度很高;三是碰撞时发出强烈的紫外射线,说明碰撞温度在2000℃以上;四是该彗星在被撞后,总的亮度增亮比预期的要小。据此,他推测这次碰撞是中等规模,估计撞击后新形成的环形山的直径可能小于100米。

      对彗核表面大量粉状物质的来源,王思潮推测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彗核在太阳系空间绕日公转的漫长岁月中,受到大大小小流星体的强烈碰撞而升温,接近表面的冰物质迅速变成气体,夹带着尘埃向外喷射,其中有一部分细小尘埃受彗核的引力作用,又降落到彗核表面,“日积月累”,表面就覆盖了一层细小的尘埃物质。另一种可能是通过静电作用,彗核在太阳系空间运动时,像吸尘器一样吸附路途中的尘埃。王思潮认为,第一种来源的可能性更大。

      至于神秘斑状物,从公布的图像看,这种物质表面光滑,反光能力强。王思潮分析这些白色斑状物可能是升华温度较高的冰物质。因为如果升华温度较低,在太阳光的直照下,较短时间就会全部升华为气体,不复存在。而且这些冰物质暴露在彗核表面,时间并不很长,否则会被“日积月累”的尘埃物质所覆盖。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