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人类学谜团:延庆古崖居主人是矮人族?
  • 试论宋代童蒙教育的大众化
  • 明治维新成功与戊戌变法失败的真正原因
  • 人类学谜团:延庆古崖居主人是矮人族?
  • 试论宋代童蒙教育的大众化
  • 古今救灾制度的差距与变迁:清朝制度是亮点
  • 中医韩医同属东亚文化
  • 回到汉朝不是目标
  • 学者:辛亥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力量源泉
  •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写在辛亥首义95周年之际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古今救灾制度的差距与变迁:清朝制度是亮点<%=id%>

    古今救灾制度的差距与变迁

    ——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夏明方教授

    清朝的救灾制度是亮点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 :在没有发达的资讯和信息传递网络的年代,是怎样应对灾情、统计灾情的呢?

    夏明方(以下简称夏):灾情上报制度至少从秦代开始就有了,清代更加完备。比如某一个地方闹了灾,地方官必须在45天之内,将勘灾的结果汇报给朝廷,制度还是非常严格的。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制度难以为继,具体的灾情往往都是根据媒体报道,数字不一定很可靠,但是有大规模的死亡,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

    《南》:45天是不是有点慢?清朝的灾情上报是一个什么样的体制呢?

    夏:按照当时的交通和通讯条件来说,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如果遇到特大灾害,地方政府也没有必要遵守这样公式化的程序,可以采取特殊的措施,根据受灾的情况,先临时做一些赈灾工作,同时向上级汇报。

    从康熙朝开始,皇帝就要求地方的督抚,就是省一级的地方官,每年必须有两次向朝廷汇报当地的雨水粮价,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制度。时间一般是夏、秋两季,比如降雨量多少,粮食价格多少,收成多少。这样,皇帝就能够判断什么地方发生自然灾害。一旦灾害发生,地方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把灾情逐级上报,逾期严惩。这是报灾。报灾之后还要勘灾,也就是确认灾害的等级,是重灾、次重灾、还是轻灾、没有受灾。包括粮食收成也有等级,收成是十分还是八分,一般来说,五分以下都属于受灾。

    《南》:朝廷和地方政府一般会采取哪些赈灾手段?

    夏:遇上大灾害,朝廷一般是蠲免钱粮,有时候全免,或免一部分,有时候缓征。另外,地方上或多或少都要有粮食储备,遇灾时就可以用来赈济或平粜。如果本地粮食不足,可以请求朝廷到外省去调粮或采买,朝廷也会根据情况把南方的漕粮截留下来调拨灾区。平时的米粮贸易,经过一些关卡是要收费的,这时候朝廷就颁布一些命令免税,鼓励商人把粮食送到灾区销售,还要求当地军队加以保护,因为闹灾的时候米粮容易被劫。有时,官府主要是发放一些银两,让老百姓自己买粮。

    其余还有各式各样的救济手段,今天看来非常细致,无微不至。比如,灾民是整个房间倒塌,还是半间房屋倒塌,或是一面墙倒塌了,朝廷都会根据损失情况的不同,给予不同的救济。再比如,地方政府办的粥厂就是一个临时性的收容机构,一般会设在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方圆五里、十里的灾民就会过来。有的地方是“放粮”,灾民把粮食领回去自己煮食。灾民逃荒外出,就变成了流民。流民多了,会影响社会治安,也会导致瘟疫流行,所以流民多的地方,也会办粥厂收留流民。为了防止瘟疫爆发,政府和地方的绅士、绅商会制备中药丸子散发,也会组织人员把死去灾民的尸体收集起来掩埋。还有的地方会专门设立“医馆”,收治病人。

    不过,严重的水旱灾害常常会引发农民暴乱或起义,朝廷就会一手拿粮、一手拿刀,加强军事戒备和武力防范。比如,1878年光绪年间的大旱灾,陕西是整个灾区的一部分,正在督军西征的左宗棠就指示陕西巡抚谭钟麟,要他一方面赶紧救济灾民,另一方面严厉镇压饥民的骚乱。所以,左宗棠是两手抓,一手硬一手软。

    《南》: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清代救灾制度是否有可取之处?

    夏:清朝从报灾、勘灾到赈灾、善后有一套完备的程序,这实际上是我们现在很多的地方政府都难以做到的。因为中央没有明文规定,往往是灾害来了,大家才反应。

    像李鸿章搞洋务运动的时候,因为他整天要搞海防、办工厂,把雨水粮价的事儿忘了,有时候拖到很晚才上报给朝廷,光绪皇帝就骂李鸿章,说你直隶省近在咫尺,雨水粮价汇报居然比新疆还要晚。可见,即使晚清,朝廷对这些制度还是比较关心的。当然清朝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也有问题,但至少有这个制度在,而现在许多地方,往往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与古人比起来还有不小的差距。

    国外一些学者通过对18世纪清代救荒制度的研究,对以往流行的有关中国古代*制度的认识提出了质疑——原来一谈到中国的官僚制度,就会想到“东方专制主义”,就会认为皇权高压、灭绝人性,但是通过研究清朝的救荒制度,却发现其中还有这么一抹令人拭目的光亮色彩。所以有人把18世纪的中国称为“福利国家”,认为这是当时其他西方国家不可比拟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