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清朝的幸福指数想必高得一塌糊涂
  • 秦*装厂造麻纸与蔡伦之前造纸术的争论
  • 我拿地图当小说:杨浪称史地教育分家不合理
  • 靖康之耻与北宋之亡 都是王安石惹的祸?
  • 会理会议何以令人浮想联翩
  • 从长征中军民鱼水情看今日干群关系
  • 辛亥革命史研究已成为一门显学
  • 明清社会保障的城乡差别和城乡互动
  • 周庄乡人民公社给我们的启示
  • 四人帮不让我们上厕所的学术意义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唯一存活的人民公社见证*开明<%=id%>

    相关报道:中国最后一个人民公社:周家庄仍在记工分

    要不是媒体报道,笔者真不知大陆还存活着1962年始已成立的一个“人民公社”,这就是河北周家庄乡。诚然,或许出于典型罕有之故,人们都自然会发问,这个“人民公社”怎么会有这般生命力与耐力,“顶风”存活了44年?

    常识告诉人们,一种农村经济模式的存在发展,基础是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而农民是最讲实际的则是福利待遇。翻阅来自周家庄乡的经济数字,人们可以看到,坚持了20多年的集体福利恐怕是凝聚民心的基本条件。据悉,从1981年开始,周家庄的家家户户已免费使用自来水;次年,周家庄开始对年满65周岁的老人实行养老津贴、对孤寡老人实行五保等福利政策;周家庄的村镇建设还有一个统一的20年规划,从1982年到2002年,全乡的房屋全部改造完毕,每户的宅基地都是0.298亩,一厘不差,建筑整齐。考虑到有些农民家中困难,乡合作社从公共积累资金中每年拿出50万元提供无息借贷。如此高福利,乡村房屋建设规划统一程度如此之高,不要说是内地罕见,就是沿海发达地区也不一定多见。(见《新京报》2006年9月19日)

    此外,农民的收入年年增长也是周家庄“人民公社”能不散伙的重要原因。据悉,周家庄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达5018元,高出了晋州市的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另外,周家庄人均财政贡献名列全市第一。细心的人们发现,支撑周家庄公社经济则是9家“社办企业”。其中,一家阀门厂2005年就纯赚2549万元,比全公社当年农业纯收入的2121万元还多。

    应该说,真正能使周家庄“人民公社”20多年不倒不散伙的关键则是当地领导的开明。众所周知,从1981年秋安徽大包干成功经验传出后,农民群众选择大包干在全国形成燎燃之势。周家庄农民不可能不了解这种势头,周家庄也不可能不受到大包干的冲击。但在民主讨论选择经营模式时,周家庄绝大部分农民不愿分地到户。而当时一些县官也“指派任务,要周家庄的土地分掉”。据悉,周家庄“人民公社”能保持,是由于当时中央一位领导点头表示“让再观察一下”,河北省当时的领导也表示默认。笔者心想,假若当时几级领导都发出一个全面实行大包干的声音,或表示一刀切的态度,恐怕周家庄乡官员再顽强挣扎,或周家庄农民再顽强死顶也无济于事。细究周家庄“人民公社”幸存之前前后后,不言而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开明和包容起了起死回生的作用。

    平心而言,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管理模式也罢,还是大包干个体经营模式也罢,都只是发展经济的模式问题。人们知道,发展经济可以有多种模式、多种成分。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农村生产基础、农民风俗习惯、文化程度及经商本领及社会风气不同,注定经营管理不可能一个模式到处套,不可能一本通书念到底。允许多种模式存在,无疑是反映了国情,是实事求是的表现。

    其实,即使允许周家庄坚持“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继续试”,也不是完全固守“劳动打大堆”和经济公有制的老框框。来自河北省社科院农村所的调研表明,从1984年到2001年18年中,周家庄的非公经济在全乡经济中的比重一直在20%以上。目前,周家庄从事非公经济的人员占总人口的5%左右,2005年非公经济纯收入863万元。非公经济尽管作为“公社”社员收入的补充,却也是对原来“只公不私”经营模式的突破。可见,周家庄尽管还在坚持公社模式,却已是“今时不同往日”,在不断发展变化中。

    不能说周家庄的模式是我国农村完善美好的经营模式,该模式仍存在某些明显的弊疾,但周家庄农民享受着确有不少乡镇农民所没有得到的福利待遇。重要的是,周家庄农民愿意继续选择这种模式。因此,时下“允许试”从另一角度而言就是相信群众,即使证明模式不行,也要让群众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决定存废。这是一种经济模式是否得以继续生存的决定性力量。而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全国铺开,就有一个选择什么模式的问题。对此,周家庄似乎是一个很好的启发,这就是: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民主意愿,一切从实际出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