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好奇才是原动力岂为获奖搞研究
  • 撩开古代靓妹孟姜女的神秘面纱(组图)
  • 未来城市建筑奇形怪状
  • 新疆精河县一农民家的肉牛吐出一枚怪蛋(图)
  • 出生前的奇妙世界(图)
  • 婴儿体内最初微生物来自哪里
  • 蝗虫攻田掠地抢粮因何行动一致
  • 科学家发现左右脚分工差异大 左脚迟钝(图)
  • 奇趣发明
  • 裸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图)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谁是山崖密室的主人?

    造屋子?目的又是什么?种种神秘传说当中,是否隐藏着真相?在山外,人们意外发现五百多具无名尸骸,他们与空室有没有关系?山崖上的密室在何时建成?考古、历史、建筑学家轮番出击。 

      ———种种推测——— 

      推测一:山崖石屋是不是和墓葬有关联? 

      在历史文献中,没有任何与这些石屋相关的记载。石屋里几乎什么也没留下,墙壁上只有凿痕,没有文字或图画;屋子里空荡荡的,门窗也都成了一个个空洞。考古人员就像是面对着一座空城,一切与原来主人相关的证据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就在程金龙寻找线索时,附近传来一个消息。据村民反映,山脚下,到了晚间,地头上常有火光出现,像是鬼火,甚至有村民声称听到了奇怪的声响。挖地时,还捡到过好像是铜做的物件。 

      直觉告诉他,那片地里可能有文物,兴许还是墓葬。老百姓说的鬼火可能就跟墓地有关。如果真是这样,会不会跟石屋有什么联系? 

      考古队在距“洞沟”15公里的山脚下果然发现了墓葬!整个北山一带总共挖出了571座墓,尸体一律头朝东方。80%的出土文物都是青铜的,没有一件铁器。他们就是山崖石屋的主人吗? 

      经专家考证,确定这片墓葬属于山戎部落———两千五六百年前、生活在北京附近的一个原始部族。他们使用的全部是青铜器。专家指出,用青铜器开凿出“洞沟”这样大面积的石屋群是很难想象的,石屋、墓葬,不大可能存在关联。 

      推测二:山崖石屋里会不会生活着一群小矮人? 

      刚找到的线索又断了。程金龙想不出,是谁如此了解这山的构造,能依山势开凿出这么大的一片石屋?如果外壳还没坍塌,也许人们根本注意不到这山里别有洞天。 

      2006年初春,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的王昀带着学生来考察这片建筑。这里已经有了新的名字叫古崖居。 

      王昀主要从事人类居住形态的研究,他认为,在居室的构造尺度里,往往隐藏着人类留下的重要信息。可一进屋,王昀和同学们就觉得不对劲:个子稍高一点的人,站在屋里不得不弯下腰,同学们在测量中发现,几乎所有的房间高度基本都在一米七到一米八之间,在今天来看普遍偏低。 

      王昀说:“在测绘的过程中,我们就怀疑石屋里面会不会生活的是一群小矮人?在山体中开凿这么多石屋,究竟是不是为了居住?”根据以往的研究,他相信,居室的大小、高矮一定与住在里面的人密切相关。在古崖居里面,和人之间能够产生关联的生活道具就剩下一个炕。能不能在火炕上面发现什么?王昀和同学们开始着重研究屋内现存的火炕遗迹。很快古崖石屋的测绘图纸制作出来了。大家研究后发现火炕的长度很不一致:有一米多的,也有两米四的;但是大多数的宽度都在一米六左右。我国北方火炕的睡法特别,它的宽度往往能够反映出使用者的身高。 

      由居室的高度与火炕的宽度可以推测:古崖居的主人,平均身高在一米六上下。考古证据表明,火炕起源于我国的东北地区,最早的记录出现在1600年前。那么石屋的建造者会不会来自东北?他们在这里安家又是为了什么? 

      推测三:山崖石屋坐东向西是不是为了躲避山外的视线? 

      与此同时,专家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古崖居的房间都是坐东向西的,这很不合常理。在测量火炕的同时,人们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火炕的分布不平均,前山与后山差别很大。这里面是否隐藏着建造古崖居的秘密? 

      程金龙说:“在前后两山之间,我们看见有一个凿得比较大的地方,老百姓叫‘官堂子’,意思就是当官的开会的地方,‘官堂子’比较大,像是一处公共场所。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类似集会、祭祀的地方。地面上突起的圆石是原本支撑殿堂的岩柱。一旦风云突变,危机降临,首领们可以在此商讨对策,运筹帷幄。” 

      古崖居是出于军事目的而打造的堡垒,还是出于安全考虑而建筑的家园?它北面靠着群山,南面有一条狭长的小平原。房间向西,明显是为了躲避山外的视线。有一点可以肯定:前山守护的并不是什么关口、要道,而正是后山的生活区!专家猜测,古人是想把这里建成一处进可攻、退可守,集军事防御和日常生活功能为一体的隐蔽住所。 

      推测四:简单的铁制工具能不能改造花岗岩的山体? 

      最不可思议的是,这里整个山体都是花岗岩石结构,古人如何能把这一整座石头山开凿成一幢“大楼”?在屋内墙壁上可以看见一道道刻痕,专家们疑惑,使用古代的铁制工具,能完成这样的工程吗? 

      王昀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能不能找来石匠,完全用铁制工具,在山体上试着开凿一间同样的石屋?王昀找到了有着四十多年开石经验的石匠张明远,希望用最直白的事实验证铁器的效力。 

      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张石匠和徒弟二人用了两天时间,仅仅打出了一个石门的轮廓。但这足以验证:仅凭借简单的铁制工具,改造花岗岩的山体并非没有可能。 

      石屋各处都体现了主人的智慧:屋内所有的炕、灶与墙壁、地面之间没有接缝,这说明建造者在开工前就已经对整个建筑群做了周全的设计,可是这神秘的建造者到底是谁呢? 

      ———谜底揭晓——— 

      山崖石屋的建造者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奚族 

      建造者在石屋中没有留下更多线索,但程金龙坚持在古崖居周围继续调查走访,终于,他又有了一个震惊的发现:形式相同的石屋远不止古崖居一处!在北山一带,这样的石屋至少还有七、八处!如此大面积的分布,意味着古崖居的建造者人数众多,在规模上足以构成一个神秘的部族。程金龙马上将新的发现告诉了北京的有关专家们。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王玲得知消息后,立即开始在史料中寻找线索。翻阅文献时,一支曾经强大的民族吸引了她的视线:这是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奚族,唐朝晚期曾出没在妫州的北山附近,而妫州指的就是今天的北京延庆一带。 

      王玲说,奚族在唐代的时候,就相当强大,但是在唐朝中期以后,遭受了两次重要的打击,使它逐渐没落下来。 

      第一次是唐朝政权对它的打击,奚族的力量由此开始衰弱。第二次打击是由于契丹人的兴起。在辽国建国前后,奚人对契丹人经常是时服时叛。 

      王玲了解到,奚族后来背叛了契丹,集体迁往现在的延庆北山一带,曾在山中居住,但没人知道确切的位置。可是奚族以游猎为生,按说对帐篷更熟悉,他们能造出这样完整的方形石屋吗?王玲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奚族的居住模式有过相当大的改变。 

      住在这片山崖上的人们曾在石屋里烧火做饭,在下面的马厩喂饱牲畜,到“官堂子”举行祭祀……可是既然周密规划,投入心血打造了一个家,这些人又为什么抛下它,消失得无影无踪? 

      如果说这里是奚族人的家,那么,历史文献可以为我们提供一条线索:奚人在“北山”生活了大约三十年,之后被契丹发现、强行遣返东北故乡。 

      斯人已去,空留下一片设计巧妙的石屋,让后人去猜想。时光荏苒,一天,表层山体坍塌,露出了山崖石屋这一奇观!(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供稿) 

      ■相关链接 

      按照传统建筑学理论中力学的概念来理解,如果在一个山里头,或者在一个侧墙上挖一个洞穴的话,比较合理的一个力学关系应该是拱顶。 

      大家都知道,我国陕北的窑洞是依山势开凿出来的拱顶式窑洞。由于黄土本身具有直立不塌的性质,而拱顶的承重能力又比平顶好,所以窑洞一般都是采取拱顶的方式来保证它的稳固性。可是,为什么在古崖居人们会选择方顶而不是拱顶呢?经过研究专家认为,主要是由于土质与石质的完全不同:黄土是直立不塌,可它的稳固性肯定没有一些花岗岩之类的岩石坚硬。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