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谁是山崖密室的主人?
  • 科学家用纳米线奏乐
  • 历史揭秘:《四库全书》到底全不全?(组图)
  • 科技之谜:石桥为啥带电?
  • 科学家揭示足球中的物理学
  • 这个村怎么这么多人都是蓝眼睛?
  • 京城天桥文化为何历久不衰
  • 新西兰无腿人首登珠峰 中途假肢曾断裂(图)
  • 红眼淡黄色怪蛙 村里老人都说从未见过(图)
  • 美研制出一辈子不必换镜片的变焦眼镜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深水鱼的视觉奥秘

      动物大脑感受视觉的一个前提,就是必须有光源直射或物体反射的光线作用于眼球的视网膜。俄罗斯专家发现,终日生活在昏暗的深水鱼之所以能保持一定的视觉,得益于其独特的视网膜结构。

      俄罗斯科学家说,普通鱼类的视网膜中含有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适于感受正常强度的可见光和分辨颜色,视杆细胞对弱光反应敏感。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对贝加尔湖的深水鱼进行了长期考察。贝加尔湖位于俄东西伯利亚南部,水深可达1620米。

      科研人员发现,生活在不同深度水域的贝加尔湖鱼类,其视网膜结构各不相同。生活在距水面100米以内的鱼类,其视网膜中含有很多视锥细胞。因而,它们能够敏锐地感受射入水中的可见光。

      水深在100米~1000米之间的鱼类,其视网膜结构会向两种不同方向发展。随着水深的增加,一类鱼的视锥细胞会逐渐减少,而视杆细胞则相应地增生。这样,它们就能在水深400米以下的昏暗水域中,辨别物体的轮廓和方向。另一类鱼则有选择地舍弃了部分视锥细胞,保留下了能感受波长较短、穿透性较强的蓝光的视锥细胞,而且其体积比正常的视锥细胞大1倍~2倍。这样的视网膜结构可使鱼最大限度地分辨色彩。

      生活在水深1600米上下的鱼类完全没有视锥细胞,其整个视网膜都充满了视杆细胞。白天,它们潜伏在深水里。夜晚,它们便游到表层湖水中,尽可能地利用微弱光线捕食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