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二三月间,在澎湖列岛附近海域,可看到一种鱼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其外形如黄花鱼,全身呈粉白色,脊骨不大,每条少则四五斤,大则可达二三十斤。它有一个奇特名字——饭鱼,源自一个与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有关的民间传说。
公元1661年,为收复被荷兰殖民者霸占长达38年的宝岛台湾,郑成功亲率25000名将士,分乘350艘战船,从金门岛料罗湾启航东征。行至柑桔屿附近,不料风起浪涌,舰队难以前行,郑成功只好下令暂驻澎湖。大风连刮五六天,军中粮饷渐渐不支,郑成功也有一天没有吃饭了。一名水手捧着半碗剩饭走到郑成功面前,含泪说:“国姓爷,您是主帅,不能饿坏身体啊!”郑成功推辞不过,只好接过饭,猛地向海上倒去,念念有词说:“鱼儿鱼儿,来吧!”海面顿时“哗哗”作响,出现成群结队的鱼儿,据说正是郑成功倒下的饭粒变成的。将士十分惊喜,纷纷捕捉,正好当饭吃。第二天,郑成功又率大军浩浩荡荡向台湾岛挺进了。
“饭鱼”的神奇传说,是福建民间对郑成功的崇敬而编造出来的。无独有偶,在全国其他地方,也有一些类似的由某物幻化成水中生物的传说。
在福州连江县闽江口的五虎港与乌猪港之间,有岛名粗芦岛,岛上有东岸村,出产的黄蛎既多且大,为闽海有名的特产。在闽江口漫长的海岸线上,所产海蛎均为青色,惟独东岸的海蛎是*的。传说,朱元璋在南京开创明朝后,天下尚未大定,他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