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网2007年1月5日报道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新年引进了一台先进的“秘密武器”,用来对付恼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
这台名为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的离子组学研究核心仪器,将在实验室里有针对性地进行基因突变,并对这些发生基因突变的植物进行集中筛选,选拔最具重金属承受力的基因组合,联合其他科研手段一起培育出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植物。
据不完全调查,每年土壤重金属污染导致我国粮食减产和环境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200亿元,而由此间接造成的财力、劳动力损失更是无法估量。有毒重金属元素通过粮食、水源等进入食物链,最终总要进入并富集在人体内,对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上世纪发生在日本的著名公害事件“痛痛病”(也称“骨痛病”),就是由于当地人常年食用受镉污染的“镉米”造成的。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不可逆性及效应滞后性等特点,一旦形成便很难清除。目前世界上常用的工程、物理和化学方法等,见效较快,但是只能局限于小范围的应用,且往往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土壤的肥力,并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科学家们于是将目光投向自然界,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能从土壤中提取矿质营养以及有毒的重金属,有些植物“天赋异禀”,能承受一般植物所不能承受的重金属成分和分量。
目前,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