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美研究人员让硅材料成为激光源
  • 美出台阻止全球变暖长期战略计划
  • 中国最大单体超导磁铁研制成功
  • 法国确定未来4年科技发展重点
  • 首次发现围绕恒星运转的褐矮星
  • 陶哲轩:一个不能想象的伟大成就
  • 电子束能量在短距离内获得激增
  • 美报告艾滋病造成生产力损失巨大
  • 德国磁悬浮列车发生严重撞车事故
  • 日本采取三措施防控心血管病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诺奖获得者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

    ps研究基金会的血液学领域的专家厄尼斯特·巴特勒教授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但没有人怀疑他在生物医学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1960年,他正确推断出2个雌性哺乳动物的X-染色体中仅有一个具有活性,为泰氏-萨氏病、半乳糖血症以及其他溶血性贫血患者带来了希望。在1956年,儿童急性白血病、急性早幼粒性细胞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的-率都在1%以下,可以称得上绝症,但到了2006年,这三种病的-率都超过了90%,其中儿童急性白血病的-率更在95%以上。Gairdner奖、英国血液输血学会James Blundell奖以及美国血液学会的E.Donnall Thomas勋章等都是对他成就的敬意。在“2006北京诺贝尔奖获得者论坛”上,他也是第一位被邀请演讲的专家。 

      罗伯特·胡伯尔也说:“诺贝尔奖必定属于那些热情投身于科学事业的勤奋之人。” 

      获奖者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 

      “诺贝尔奖获得者没有停止对科学的继续思考,也不可能停止对科学的继续思考。每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背后都是日复一日的艰辛研究甚至是一辈子的心血。”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晓东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匡廷云在主持诺贝尔奖获得者哈特穆特·米歇尔的报告时说:“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米歇尔教授只有40岁。他并没有躺在这个领域里欣赏这项荣誉,而是将其作为生涯的起点,他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仍然不断奋斗。”在这次演讲中,哈特穆特·米歇尔也带来了他在膜蛋白方面的最新研究。 

      因发现一氧化氮可在心血管系统中作为一种信号分子,费里德·穆拉德于1998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此之后,他更加积极地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费里德·穆拉德在上海还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成立了一个实验室,用西方的药物技术研究中国传统中药。

      费里德·穆拉德还强调说:“我们将休斯敦的技术用到上海的实验室中,做血管舒张和一些生物化学反应的研究,我们希望有一天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

      年轻一代要担负责任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说:“很难预测中国科学家什么时候会获得诺贝尔奖,中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部分研究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是还要作很大的努力。” 

      王晓东说:“原创性的科学有很多不可预测性,目标定得很死不一定能实现,目的性过强往往适得其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需要对基础性研究加大投入,但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 

      “我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而言,重要的不是获得诺贝尔奖,而是让同胞们更加健康和富有。”因有关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系统中作为独特信号的三个主要发现而获得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路易斯 J·伊格纳罗教授在与青年学生面对面交流时表示。 

      罗伯特·胡伯尔说,中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化的、有竞争力的人才,相信他们中间会出现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 

      “地球上万物都是有限的,只有研究出新的科学和技术才能让人类生存和繁衍下去。”罗伯特·胡伯尔说,“年轻的一代将担负起这个责任,因此每个国家和政府都有义务去发展教育,鼓励更多年轻人从事科学研究。” 

      路易斯 J·伊格纳罗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仅仅是科研器械和资金的投入问题,还需要国家对科技发展作出整体规划,让年轻的科学家在出国深造后能重新回到本国的科研领域,给他们自由开放的发展空间。如果我在刚开始研究时就被上司要求怎样怎样做,我绝对不会取得后来的成果。” 

      陈竺在主持青年论坛时说:“组织诺贝尔奖获得者和青年学生们进行这样的交流,其最大价值在于给年轻人、年轻的朋友们信心,诺奖获得者中很多人都出身贫寒,都是靠自己的奋斗和社会的支持取得了最后的成功。他们不是冲着得奖才去做科学,这是很重要的。”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