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和不愿意让他人知晓的秘密。过去,这些东西只存在于人们的大脑中,或私人日记本中,只要加把锁就可以了。而现在当越来越多科技产品成为这个信息的载体,那把可靠而不复杂的“锁”在哪里?
手机隐形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款由影星濮存昕代言的“隐形”手机,刚一面世就成为了手机市场上异军突起的新焦点,被无数人热烈追捧。一句“你的手机信息有被偷窥的经历吗?”更是成功引发广大群众的认同。
对此,社会学家认为,当应用了“隐形”功能后,就如同给手机加了一把“锁”,名副其实地成为“私人用品”——不会轻易泄露不该泄露的信息。而随着物质文明的发达,人们对于保护隐私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此类产品之所以广受关注,是因为它很好地迎合了公众的这种需求取向。
事实上,这种需求并不仅仅存在于手机中,所有高科技的个人信息载体都涉及到这一问题,尤其是人们最常用的信息化工具——电脑。甚至有人断言,电脑隐形比手机隐形的需求更为明显。
这不仅因为电脑承载的信息量更大:它记录着重要的商业资料,也保存着不愿他人看到的个人资料。同时更重要的是,目前的PC不是真正的“个人电脑”。普通手机很容易被他人偷看短信内容和通话记录,电脑也面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