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首届国际“非线性科学及复杂性”会议在北京梅地亚酒店召开,但是作为一个在中国本土召开的国际会议,该会议没有和任何中国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合作,会议组织委员会成员也没有一位中国科学家,而关于该会议的告知消息也不见于相关的科研单位和大学。 这似乎是一个无人捧场的国际会议。
《科学时报》记者带着这个疑问采访了大会的发起人之一、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罗朝俊,由此,记者也被带进了此次国际会议复杂的背后。
不通国情合作夭折
“‘非线性科学及复杂性’研究是21世纪世界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主流,它的研究状况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为加强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并与世界其他国家合作,旅美加籍华人罗朝俊教授、加籍华人戴黎明教授和美国科学家哈密得·扎得共同组织了此次大会。”
在一份大会资料上,记者看到了这样的介绍。资料中透露,大会还邀请到《细胞》、《柳叶刀》等著名期刊的拥有者,世界最大科技图书出版商ELSEVIER前来与中国科学家洽谈合作事宜。
“作为一个远离祖国的科研人员,该做的我都做到了。”罗朝俊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表示。
但记者在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