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用冷冻15年实验鼠精子育出幼鼠
  • 艾滋病治疗标准有了新指南
  • 阿丽亚娜一箭双星顺利升空
  • 肽激素是控制植物生长的关键
  • 一场无人喝彩的国际会议
  • 越来越多的法国人爱上了博客
  • 制备纳米立方块并实现定向自组装
  • 中国天山冰芯记录人类污染档案
  • 隐形手机与隐形电脑哪个更重要
  • 人造精子用于临床不能过于乐观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2006年度菲尔茨奖花落谁家?

    但此后从公众视线中消失。其他数学家只能费尽心力一行一行地梳理他的论文,填补细节并寻找论文在逻辑上的漏洞。 

      佩雷尔曼论文的出现让一小部分数学家震惊不已,他们认为这表明庞加莱猜想可能已经获得证明。约翰·摩根(John Morgan)是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拓扑学家,最近,他和别人合作发表了分析佩雷尔曼工作的论文。他说:“我完全相信佩雷尔曼已经证明了庞加莱猜想。” 

      美国耶鲁大学的数学家布鲁斯·克莱纳(Bruce Kleiner)则这样感叹佩雷尔曼的工作:“对研究拓扑学的人来说,整个地貌完全改变了,就像在一场地震之后醒来一样。” 

      美国克莱数学研究所曾在2000年5月将庞加莱猜想和黎曼猜想等并列为七大数学世纪难题,并为破解每道难题悬赏百万美元。《自然》杂志的文章指出,目前已经有3篇文章认为佩雷尔曼有关庞加莱猜想的证明是正确的。如果在经过2年的严格审查后仍然立于不败之地,那么佩雷尔曼至少有资格分享克莱数学所高达百万美元的奖金。 

      但令人备感神秘的是,佩雷尔曼行为与常人迥异,他不仅只是在网上而不是在期刊上正式发表他的论文,而且证明也极其简略。他自己也承认,他的工作只给出了证明的概要,文章非常难懂。克莱纳说:“佩雷尔曼的文章与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在风格上大不相同。” 



      他人的肩膀 

      但是,就像一座大楼的建设,前人与后来者永远都是彼此需要的关系。对于破解庞加莱猜想的世纪大厦,佩雷尔曼也不可能不借鉴别人的工作,甚至不得不直接借助别人的工具。而且,中国数学家在其中的贡献不容忽视。 

      据《自然》杂志的报道,为证明猜想,佩雷尔曼使用了一个名为“瑞奇流”(Ricci flow)的数学工具,它是由哥伦比亚大学数学家理查德·汉密尔顿创立的一种新方程。佩雷尔曼曾在位于莫斯科的Steklov研究所工作,在那里他通过“瑞奇流”研究变形的表面,并发现了解决某种特殊问题的方法,从而进一步发展了“瑞奇流”。 

      今年6月16日,汉密尔顿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中心谈到庞加莱猜想时指出,最早提示自己可将“瑞奇流”用来证明庞加莱猜想的,正是华裔数学家丘成桐。而佩雷尔曼也正是借助“瑞奇流”在证明庞加莱猜想中获得“重大突破”。 

      中国数学家的贡献 

      《自然》杂志的文章列举了三组“令人尊重的科学家”的论文,指出他们的工作填补了佩雷尔曼工作的细节,而中国数学家的贡献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第一篇:2006年5月25日,作者为克莱纳与密歇根大学的约翰·洛特(John Lott)和安·阿伯(Ann Arbor),论文张贴在预印论文网站(arXiv preprint server)上;第二篇:2006年7月25日,作者为摩根和麻省理工学院数学家田刚,论文张贴在arXiv preprint server网站上;第三篇:2006年6月,作者为美国里海大学的曹怀东和中国中山大学朱熹平,论文发表在当月出版的《亚洲数学期刊》上,论文声称彻底证明了庞加莱猜想和几何化猜想,而不仅仅只是充实佩雷尔曼的工作。《亚洲数学期刊》主编丘成桐认为,曹怀东和朱熹平使用了一些不同于佩雷尔曼的论点。 

      《自然》杂志的文章说,这三篇文章的出现为佩雷尔曼获得菲尔茨奖的传言推波助澜。因为4年颁发一次的菲尔茨奖最多只授予4位年龄不超过40岁的数学家,而佩雷尔曼刚好在今年度符合这一资格。 

      但富有戏剧性的是,本年度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委会已经邀请佩雷尔曼作大会报告,但至今仍未得到佩雷尔曼的回复。 

      2006年度的菲尔茨奖花落谁家?谜底将在数周后,也就是8月22日在马德里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上揭晓,4000多位代表将见证这一非凡的历史瞬间。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