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卡西尼帮助天文学家揭开土卫二秘密(图)
  • 机遇号拍摄到火星混杂地形(图)
  • 中国深空探测将以月球和火星为主
  • 机器扇贝可深入人体进行治疗
  • 过量紫外线每年导致6万人死亡
  • 人用高效低剂量禽流感疫苗问世
  • 基因是决定性欲强弱的最主要因素
  • 美科学家发现RNA引发副突变
  • 生物技术推动美国农业与时俱进
  • 玻璃纸微型飞行机器人(图)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航天飞机的挑战还在后面

    文评论说,航天飞机此后的飞行依然面临各种风险,“发现”号这次成功完成任务并不意味着下次飞行也会同样顺利。 

      就目前而言,航天飞机的技术缺陷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发现”号此次飞行只是验证了绝热泡沫不再构成安全威胁,但航天飞机的辅助动力装置却发生了泄漏故障,又增添了一个隐患。 

      航天事故调查专家、圣路易斯大学航天工程名誉教授西茨认为,航天飞机系统过于复杂、故障率高的问题难以解决。西茨说,航天飞机在连续飞行过程中总会遇到“不可预料的问题”。对此,美宇航局的航天飞机项目副主管香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航天飞机的改造工作将一直持续到它们退役为止,“我们将处于不断改进的状态”。 

      高密度的飞行计划,积压多年的空间站建设任务,设计上的不断修改,以及难以预测的风险,将成为美国航天飞机剩余征程中的难题。即将于今年9月成为国际空间站下一任指令长的美国宇航员洛佩兹-埃勒格利亚为此指出,航天飞机“最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有关专家认为,“发现”号二次复飞的成功虽然标志着航天飞机能够恢复正常飞行,但航天飞机依然会在2010年国际空间站建成后退役。航天飞机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地往返运输器。设计之初,科学家们认为它至少有以下几大优点:可重复使用从而降低费用、水平降落比飞船更安全舒适、运载能力强。然而,从1981年航天飞机首次飞行至今,除了体现出舒适和运载能力强两大优点外,其他预想中的优点反而成了“致命伤”。

      航天飞机有3500多个分系统、250多万个部件,每次飞行成本约为5亿美元,既复杂又昂贵。它没有逃逸系统,实行人货混运,“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的失事证明,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要远远低于相对简单的飞船。由于设计上的先天不足,航天飞机目前所做的改进只能是工艺上的,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发现”号这次飞行成功,对于航天飞机而言,只是把寿命延长了几年。

      美国宇航局向美国政府提交的太空探索新报告中,明确航天飞机将于2010年国际空间站建成之后退役。报告中提出,美国将研制新的天地往返运输器,预计2014年建成。 

     

      发现号太空之旅大事记 


      7月4日:“发现”号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7月5日:机组人员在飞行中对“发现”号进行“体检”,结果显示机身基本未受损伤。 

      7月6日:“发现”号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来自欧洲航天局的德国宇航员赖特尔加入站上的第13长期考察组。对接前“发现”号还表演了一次高难度的“太空翻转”,以便空间站宇航员为机身腹部拍照检查。 

      7月7日:“发现”号机组人员开始卸货,“莱昂纳多”号多功能后勤舱为空间站运来了重要的物资补给。地面控制中心决定将飞行任务延长为13天,增加一次太空行走。 

      7月8日:宇航员完成第一次太空行走,修理空间站外的移动运输机系统,并以航天飞机机械臂和延长吊杆为平台进行测试作业。 

      7月9日:地面飞行控制中心“体检”确认航天飞机一切正常,可安全返航。 

      7月10日:宇航员完成第二次太空行走,移动运输机系统完全修复。 

      7月11日:美国总统布什与国际空间站上的“发现”号机组人员通电话,希望宇航员们一切平安,并邀请大家回到地球后参观白宫。 

      7月12日:宇航员第三次太空行走完美收工,重点测试了针对航天飞机隔热板系统的检查和修复技术。 

      7月14日:美国宇航局地面控制中心报告说,“发现”号上液压系统的一条管道出现慢速渗漏。 

      7月15日:“发现”号告别国际空间站,踏上回家路。 

      7月16日:脱离空间站之后进行飞行中安全检查,“发现”号获准着陆。 

      7月17日:平安返回地面。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