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邓正来日前联合国内100名至150名人文社科教授,联名发表《关于抵制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的公开信》,《公开信》同时递交教育部和各大学校长以及各校学术委员会,呼吁高校教授不能剽窃抄袭、不能发生学术腐败。
邓正来在接受这家媒体采访时说,该行动是针对近年来多次披露和备受社会各界指责的学术腐败问题,学术界开始的一场呼吁及由内到外的“行业自律行动”。“发起这样一个倡议并不是出于一时想法。实际从上世纪90年代初,我就已开始关注学术规范化问题,并发起、参与了‘中国学术本土化与学术规范化’运动。”邓正来解释,反学术腐败不能只是简单地“口头”反对,而应当有理性行动。
据报道,北大哲学系教授何怀宏是《公开信》的署名者之一,他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学界还没有成为竞争经济利益的“福地”,所以学界抄袭剽窃情况还不太严重。但是渐渐,学术研究和经济利益开始增加联系,带来许多弊端。
正是基于上述种种对现实的考虑,邓正来们选择在3月15日公布这样一封《公开信》。邓正来说,其实学术腐败与商品的假冒伪劣还是有所不同,前者的危害和影响力比后者更加深远。发表于2006年3月15日的《公开信》内容明晰,共有社科领域109名教授在信后签名。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