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年代褐矮星被发现以来,这种神秘星体的形成过程就是天文学家争论不休的话题。而美国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得出结论,褐矮星的形成过程与恒星相似。褐矮星质量通常是木星的10倍到75倍,处在行星和恒星之间。早期的一种理论就提出褐矮星的形成过程类似于恒星,但这个理论假设的前提是褐矮星和恒星在形成之初似乎都有一个小星体环带,天文学家目前尚无法证实这个前提。另一种理论认为,在浓密气云中形成的小型原恒星在形成恒星条件不成熟时,就被喷射出去,由此形成了褐矮星。但是,由于褐矮星非常黯淡,要证实这两种理论并非易事。
美国哈佛大学的天文学家利用架设在智利的麦哲伦望远镜,对距离地球540光年的变色龙座中的一个星团进行观察。他们在这些星团中发现了十来颗自由移动的褐矮星,其中一对显得与众不同。计算显示,这两颗围绕彼此运行的褐矮星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地球和太阳距离240倍,是其他双子褐矮星之间距离的10倍。天文学家认为,即便是特别小的外力也可能破坏这两颗星之间的平衡,因此,这两颗褐矮星决不可能是小型原恒星喷射所形成的。它们的形成和演化机制肯定与恒星相似,即引力塌缩。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褐矮星的专家吉博·巴斯里说,“其他双子褐矮星之间的距离都不大。这对新发现的褐矮星之间的距离说明,恒星的形成机制也可能适用于小质量星体。”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