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在银河系首次发现形成生命的分子(图)
  • 人类Y染色体进化快于其他染色体
  • 会作曲的电子手套
  • 银河中心巨大黑洞图像清晰(图)
  • 天文学家发现带有彗尾的脉冲星(图)
  • 南极中山站认真执行各项环保规定
  • 东南大学研制出WCDMA手机芯片
  • 南极科考:衣食住行大有学问
  • 大熊猫存在一个更为稀有的亚种群体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学术造假有全球化趋势

    最近发生在韩国科学家黄禹锡身上的造假丑闻,对全球科学界震动很大。美国专家近日表示,这一科学丑闻说明,在科研论文数量呈*性增长的今天,现有的论文造假和欺诈行为防范机制已经难以胜任。随着科研项目和出版科研论文相关杂志的急剧增加,科学家造假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三重防卫体系仍难杜绝 

      为了将欺诈性研究和对人类有害的研究论文挡在门外,美国的一些科学类杂志建立了三重安全防卫体系。 

      首先是由权威专家评估,为政府提供是否给该项目资金支持的建议。 

      第二是仲裁体系。杂志社请权威评审专家研读论文,判断相关研究成果是否有出版价值。 

      最后是答辩阶段,请一些立场中立的科学家一起研究相关成果是否可以作为同行业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从而决定能否发表。 

      但是,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一些重大科技丑闻时有发生,严重动摇了科学界对这三重防卫体系的信心,他们不明白,20多年来美国虽然不断修订和增加各种新法律与官方调查团体,为什么仍有大量不正当科学行为频频发生。 

      诚然,世界大多数科学家能够抵抗诱惑,坚守科学规范,视真理高于一切,但调查显示,不法出版和伪造行为仍是一股很大的暗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