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有人开朗、有人忧郁,有人热情、有人冷淡,那么到底是什么决定着一个人的性格?有人回答星座,当然近乎唯心;还有人说是血型,也没有科学依据。日前,我国的研究者发现,性格内倾者的大脑前扣带回的3种神经化学物质水平显著高于外倾者,从而为人格的心理生物理论提供了神经化学方面的依据。
现工作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徐世勇博士,师从北京师范大学彭聃龄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导师的主持下,与306医院的金真教授合作完成了本项研究。该研究报告介绍,人格是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复杂组织,它赋予个人生活的倾向与模式。在许多人格理论中,内、外倾的人格特征都受到高度关注。而且,不同理论对于内、外倾概念的界定也非常一致——典型的外倾者好社交、爽直、活跃、凭冲动办事,而内倾者则比较安静、好反省、谨慎、不喜欢充满偶然性和冒险性的生活。
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不断加深,特别是随着现代科学的兴起,人格与生理之间的关系成为相关学者不断探索的课题。早期研究通过行为实验、临床观察与实验等方法,对人格与生理之间存在的关联进行探讨。其中,英国学者Eysenck认为,大脑中存在网状结构—丘脑—皮层通路,这构成了内、外倾人格特征的生理基础。最近20年来,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核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放射断层扫瞄(PET)等脑成像技术大量用于探测人类心理活动的实践。起步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