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左右手性DNA结合点的晶体结构被确定(图)
  • 禽流感疫苗的研究与生产迫在眉睫
  • 美私企研发投资已高于国家投资
  • 俄罗斯研制出抗禽流感疫苗
  • 美国再爆学术造假事件
  • 英国科学家正在培育抗禽流感鸡
  • 世界各国继续阻击禽流感
  • 发现导致儿童诵读困难的基因
  • 人类基因组差异图公布
  • 欧亚南美继续抗击禽流感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关于禽流感的十个常见问题

    备受关注的原因。 

      3.是迁徙鸟类传播了高致病禽流感病毒吗?

      迁徙鸟类在传播高致病禽流感中所扮演的角色还不完全明了。野生水鸟是A类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它们可能在携带流感病毒的几个世纪中都不产生危害。 

      目前已知它们携带了H5和H7亚型的病毒,但一般都是低致病性的形式。 

      在以前爆发过禽流感的地区,很少发现迁徙鸟携带高致病性病毒,所以并不认为野生鸟类是这种病毒的传递媒介。但最近的证据显示,某些迁徙鸟类现在很可能已直接携带H5N1高致病病毒,并传播到新的区域。 

      4.目前爆发的禽流感有何特别之处?

      目前爆发的高致病禽流感开始于2003年中期,是有记录以来最大和最严重的一次爆发。历史上这一疾病还没有同时在如此多的国家发生过,也没有引起过数量这么多的鸟类损失。 

      H5N1病毒非常顽强,尽管已有1.5亿只家禽为此被捕杀,它依然在多个国家存在,估计在禽类中控制这种疾病需要数年时间。 

      5.对人类健康有何影响? 

      H5N1的爆发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两个威胁。第一是人类直接从禽类感染病毒,发展为重症。在已发生的不多的人类感染病例中,H5N1引起重症和死亡的几率非常高。不同于季节性流感一般引发较温和的呼吸道症状,H5N1引发疾病有一个罕见的迅速发展的临床过程,病情会快速恶化,死亡率据目前统计超过50%。 

      第二是病毒通过变异,变得非常容易传染人类并在人类间传播。这种变化将引发全球性的人类疫情。

      6.病毒很容易从鸟类传染给人类吗?

      不。尽管已有超过100人感染禽流感,但这对鸟类受感染数量和人类所处的暴露环境而言,还是一个很小的数字。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相似的暴露环境下,只有某些人会被感染。 

      7.发展为人类疫情的几率有多大? 

      出现人类疫情有三个前提:出现新的流感病毒亚型;感染人类并引发严重疾病;容易在人群中稳定地传播。H5N1满足了前两个条件。它对人类而言是一种新病毒,还没有在人群中大量传播过,如果与之类似的病毒出现,人类根本不具备免疫力。虽然第三个条件没有满足,但只要这种病毒持续在鸟类中传播,危险就将一直存在。 

      8.流行危险有多大? 

      不容忽视。由于H5N1已经侵袭了亚洲广大地区,更多人类感染的风险一直存在。每一个新增的人类感染病例都将为病毒提供机会,使它可能变的更容易在人类中传播,并发展-类传染病。而病毒感染区域的进一步扩大也使这种几率进一步加大。 

      9.疫苗的研发与生产状况如何? 

      目前还没有有效的人用禽流感疫苗。每年所生产的针对季节性流感疫苗对禽流感无效。尽管目前多个国家正在研发一种针对H5N1的疫苗,但没有一种疫苗处于商业生产阶段,而且预计即使禽流感已经在人类间传播了几个月,依然不能大量提供疫苗。 

      针对禽流感的疫苗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在考察其有效性的同时也在考察不同配方能否减少抗原所需剂量,从而尽量提高疫苗生产能力。由于疫苗需要完全与病毒相吻合,只有在新病毒出现并在人类中流行后,疫苗才可能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目前全球产能与人禽流感爆发后的需求量相去甚远。 

      10.有治疗用的药物吗? 

      有两种药物(都属于神经酰胺酶抑制剂)可以减轻季节性流感的症状并加快恢复,它们是oseltamivir(“达菲”)和zanimivir(“乐感清”),其有效性取决于是否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在感染H5N1的病例中,如果使用及时,这两种药能提高生还几率,但它们的有效性还 没有被充分证明。 

      另一类更老的抗病毒药物“M2抑制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将来也有可能用于治疗流感。然而这类药物会很快出现抗药性,从而影响了其效力。M2抑制剂对于变异的新病毒可能依然有效。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