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发现能吃有毒金属的细菌
  • 美国拟将核废料送往太空
  • 第十大行星比原先估计的要大(图)
  • 英国住宅利用燃料电池供暖(图)
  • 地球人对小行星的科学兴趣超过惊恐(图)
  • Cluster卫星群发现微旋涡(图)
  • 地球的铁质内核自转速度比地壳稍快
  • 皮肤细胞可与胚胎干细胞杂交
  •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让罪犯无路可逃
  • 国际市场汽车结构将出现十大趋势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阿片类物质镇痛作用的调控新原理

    反复使用吗啡等阿片类镇痛药物会产生明显的耐受,即效果下降、需要逐渐增加用量,也可能产生依赖成瘾。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张旭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小组发现:P物质前体分子是直接调控阿片系统镇痛功能和吗啡耐受的关键分子,这一发现突破了P物质和阿片类物质两大人体痛觉调控系统的传统认识,研究成果2005年8月25日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上。 

      Mu阿片受体和Delta阿片受体一起存在于传导痛觉的神经元中,并且在人体内相互作用。吗啡就是主要作用于Mu阿片受体的激动剂。目前一些制药公司将Delta阿片受体作为开发新型镇痛药的靶分子。 

      体内产生的阿片肽和吗啡等阿片激动剂作用于阿片受体时,会抑制痛觉的传导。与阿片肽及其受体有关的系统就是痛觉最主要的抑制性系统。 

      在传导痛觉的感觉神经元中,还存在着一种P物质的肽类物质,这种物质自上世纪30年代被发现以来,一直被认为是脊髓中传导痛觉的主要物质之一。与P物质有关的物质系统被认为是痛觉的兴奋性调控系统。但是,国际著名制药公司曾经开发了P物质的受体阻断剂,在临床实验中却没有起到镇痛作用。 

      主持这项研究的张旭表示:世界科学界一直认为P物质是单纯的制痛系统,阿片类物质是镇痛系统,其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