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黄禹锡等人“藏”在汉城大学的“深宫”中。它的“父母”—一只阿富汗猎犬和一只拉布拉多猎犬,也同时被引见给公众。
在培育“斯纳皮”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从它“母亲”体内取得一个卵子,将其中的细胞核剔除,再将其“父亲”耳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卵子。然后,将处理成功的卵细胞植入其母亲体内,等待胚胎发育生长直至小狗出生。科学家说,“斯纳皮”的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与其“父亲”完全一样。
自从1996年英国科学家培育出克隆羊“多利”后,10年来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速度并没有预想的那样迅速。黄禹锡等人在报告中指出,克隆狗的最大困难是收集卵子。狗的卵子在发育早期就离开卵巢,在向子宫和输卵管移动的过程中逐渐成熟。他们最初尝试在排卵过程中收集卵子,然后在试管中将其培育成熟,但失败了。最后,他们使用一种溶液将移动至输卵管的卵子冲出,才成功实现了卵子的收集工作。
消息传出,争论立起。赞美之辞、批评之声,夹杂着种种疑虑,一起涌向黄禹锡这位韩国“国宝级”人物。人们惊叹黄禹锡等人在技术上的突破,惊恐新的成果会否导致克隆人问世,也惊疑商业性克隆之门是否就此开启。
韩国国立顺天大学教授孔日健指出,克隆狗在克隆技术领域里一直是个难关,之前的诸多试验都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狗1年仅有2次发情期,等狗自然排卵是获取其卵子的唯一途径。而狗在排卵时卵巢所排出的卵子处于发育早期,最终在输卵管末端才发育成熟,所以成功提取高质量的狗卵子相当困难。这一困难,不仅长期制约着克隆狗技术的发展,也是为何至今没有试管狗的原因。而黄禹锡研究小组最后想出了“卫生间冲水法”,使用注射器和培养液将移动至输卵管末端的卵子冲出,成功实现了卵子的收集工作。
不过,黄禹锡宣布,不会再进行试图克隆灵长类动物的试验。他说,参与克隆狗研究的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杰拉尔德·夏腾这位世界顶尖灵长类克隆专家和他都认为,灵长类根本不可能被克隆。黄禹锡说,以后将把精力集中在培育猴子干细胞上,进行细胞范围的试验。
黄禹锡其人其事
今年53岁的黄禹锡出身贫寒的农村,从小喜欢牛,上汉城大学时主动选择了兽医学专业,从此与生命科学结缘。从汉城大学的硕士、博士,到顶级的“硕座教授”,他专心致志地研究生命,由浅入深,由低至高,最终走到了生命科学的前沿。黄禹锡1993年在韩国成功首推试管牛,1995年培育“超级奶牛”成功,1999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体细胞克隆牛,2003年又首次在世界上培育出“抗疯牛病牛”。
黄禹锡不光与牛有缘,他更关注人类生命之谜。2000年,他将研究的目光从牛转向人,利用从韩国男子身上采集的体细胞进行克隆,成功培育出囊胚。2004年2月,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黄禹锡攻克人类胚胎干细胞难题的消息。他领导的课题组将人的体细胞核移植到女性的卵子内,培育出了人类胚胎干细胞。今年5月19日,《科学》杂志再次报道了黄禹锡用患者体细胞克隆胚胎干细胞获得成功的消息,在科学界引起巨大轰动。
黄禹锡的课题组用患有脊椎麻痹、糖尿病、免疫力缺乏症等病症的各年龄层患者的细胞和18名妇女捐赠的卵子,培植出了11种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是能成长为人体各种细胞和组织的原始状细胞。用患者的干细胞培育出健康细胞,将之移植到患者体内,就有可能根除某些疾病。他们的研究证实了四项科学道理:一是不论患者的年龄、性别,都可以采用体细胞克隆;二是用一名妇女的卵子可培育出一名患者的体细胞;三是将患者的体细胞植入其体内时,可避免排异反应;四是糖尿病、脊髓损伤等由一种细胞引起的疾病有可能得到-。
黄禹锡培育出的人类胚胎干细胞是人类生命的基础,因而这项研究往往被认为与克隆人有联系。目前,美国和韩国国内都有人反对黄禹锡从事这项研究。对此,黄禹锡表示他所从事的是治疗性克隆研究,与生殖性克隆人是两码事。他认为,克隆人至少在本世纪内不会出现。
因黄禹锡在干细胞技术上的突破,人类生命科学研究跃上了新台阶。黄禹锡将他对干细胞的研究比作一场马拉松比赛,运动员已冲过折返点,正在向终点奔跑。也就是说,黄禹锡的课题组已攻克了治疗性干细胞克隆的主要障碍,正在探索如何打开治疗性克隆技术的大门,为使生命科学服务于人类而共同努力。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