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情况介绍。
近年法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
法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始于1995年,由法国科学院院士、物理诺贝尔奖获得者Georges Charpak发起,名为“动手做”。作为一项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计划,其基本思路是让学生亲自参与对物体和自然物质与现象的发现,让他们在现实中(不是在虚拟构建中)通过直接的观察和实验来解释自然事物和现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增强思维能力和对语言的掌握能力。1996年7月8日,法国科学院首先决定支持这个计划,并始终向这项计划提供帮助。接着这个项目的成果得到法国教育部的高度评价和大力推广。2000年教育部下令在全法国的小学推行“动手做”的科学教育改革计划。该计划从2002年起开始逐步向部分初中和若干高中推广,成为法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让考察团全体成员感触深刻的是:
·法国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不是教育部单打独斗的工作,而是整合全社会的力量,由科学院、教育部、外交部、国家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大学校等共同参与,并得到一些社会团体和机构、许多国家或私人的组织协会合作和支持的活动。
·为了让教师能够按照“动手做”的理念开展科学教育,法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动手做”网站。该网站含国家网页和各地区网页,内容极其丰富,有教案设计、有教学策略和实施步骤、有教师教学录象、有教学工具和相关信息、有学科背景知识、有交流讨论、有经验介绍、有政府政策、有理论书籍……为教师提供大量有价值的和有针对性的信息资源,对帮助教师更新知识和提升能力起了很大的作用。
·除了通过教师培训学院开展科学教师的培训工作外,法国还组织数百名科学家志愿在网站上为教师提供免费咨询,搭建学校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团体与科学院之间的对话平台,随时解答教师的难题,形成了动态、有效的教师培训机制。
法国关于“学校未来”的全国教育大讨论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深刻变化,学校教育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为使全体法国人都能有机会就如何建设明天的学校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构建未来十至十五年法国教育发展的新体制,2003年11月法国青年、国民教育和科研部组织发起了关于“学校未来”的全国大讨论。整个讨论分三个阶段。
其中第一阶段从2003年11月17日到2004年1月17日,为全国范围内的公众讨论阶段。第二阶段,要求在2004年9月前完成对公众讨论意见的梳理和总结,形成关于法国教育体制发展前景的最终报告文本,提交政府;政府将在年底前拿出立法方案和具体举措,提交议会。第三阶段为2005年春季,议会将根据政府提交的报告,就制定一部法国未来十五年教育体制的法律进行审议。
考察团在法期间,正值这场大讨论的第二阶段结束和总报告的出版。据了解,为确保讨论的顺利进行,法国教育部成立一个名为“学校未来全国讨论委员会”。该委员会共50人,主席由教育专家克洛德·泰洛担任,成员由原教育部长、议员、科技文化界知名人士、年轻人、学生家长、雇主、教师、校长和各社会团体的代表组成。同时,教育部还要求尽可能地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手段和工具,吸引国民关注和思考教育问题,方便其表达自己对教育的期望和意见。在整个公众讨论阶段,围绕着“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努力学习?”紧随其后议论较多的有“21世纪应该传授什么知识?” “人类共有知识基础的定义是什么?” “如何有效防范暴力和不文明行为?”“如何满足学生多方面的要求?”等问题,全国各地由学校、行政部门和各社会团体组织的公众会议达26000次;截止2004年1月16日,网站共接受了40万人的访问,收到了5万份意见;此外,委员会还收到了1500人的来信和300个单位集体的讨论结果意见。参加讨论的总人数近100万。
专门就教育问题,开展这种面向全社会的广泛的、规模宏大的咨询活动,在法国历史上史无前例,在世界历史也极其罕见。考察团全体成员对法国这一通过公众的广泛参与和集思广益,积极推进教育决策的民主化的活动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主要收获与体会
考察团全体成员深感法国高中教育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不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尊重中体现以人为本,在和谐中谋求学生发展
近几年国内的教育改革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知道。但到底什么是“以人为本”,具体怎样操作,却不得而知。此次考察,让考察团成员感触最深的,就是法国教育通过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尊重学生的发展权利、尊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差异来实施“以人为本”。
课程设置:法国紧紧抓住高中教育的特点。他们认为,高中与九年义务教育不同,学生处在巩固基础与多样化发展并行的阶段,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基础性和多样性想结合的特点,以符合学生生长发展的需要。高中课程中既安排有共同课程:强调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人格和社会规范的培养,同时又为每个学生安排适合其发展的道路。
教师工作:通过考察路易大帝高中、亨利四世高中、国立化学物理和生物学校,我们感受到法国教师非常敬业。每周,除了日常作业外,教师还要批改学生递交的长达12~15页的综述报告;通常,为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变化,教师会利用假期进行专门研究并收集大量的资料,修改讲义,为上课做准备;另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程度事先作不同内容和进度的准备,或分若干小组上课,或进行小班化教学、或对困难学生进行个别化帮助。
课堂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课堂气氛亲切、和谐、自然;学生普遍对学习有兴趣,都在认真记笔记,教师也非常注重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学科价值的发掘,在实验过程的设计,力图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带给他们的的快乐。学生可以在座位上随时发问,教师不厌其烦地耐心予以解释;教师称学生为“您”,学生叫教师为“先生”“夫人”;每天早上,打开校门学生进校时,所有的学校校长和教育咨询主任都会站在校门口亲切地迎接学生……。
严谨规范与个性自由的和谐统一:最让我们惊讶的是,在法国学校里,一方面下课时学生三五成群,或席地而坐,或闲聊抽烟,不少男女学生举止亲密,似乎非常自由和随便。可是一上课,无论是记笔记、完成作业还是实验操作,学生都非常认真、聚精会神、十分投入。上课时,即使是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划横线、竖线和圆圈,学生都会很自然地拿起尺和圆规,横平竖直,一丝不苟。随意打开任何一份学生的笔记与作业,都是那样的整洁和规范。可见其平时训练有素。因为要做到这样,绝非一日之功。严谨规范与个性自由,这原本十分对立的两极在法国学生身上却能够得到和谐和统一,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评价:在采访亨利四世高中副校长时考察团成员提了两个问题:如何理解学生的成功?如何评价一节好课?他的回答非常简洁明了:学生对做什么都有兴趣,这就是成功;学生喜欢听、愿意上、认真记的课就是好课。校长还说,对一些有体育特长、但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也不应该歧视。要认真地倾听他们的意见,分析其困难所在,并及时表扬,不要轻易地说他们是差生。这些回答,看似简单,却包含了丰富的内涵,体现了对学生学习权利的尊重,对学生发展的尊重,对学生情感及差异的尊重,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2.重视动手能力培养,将科学与技术有机融合
法国高中科学教育改革,始于90年代末,重点通过动手与动脑的结合,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高中科学教育改革根据各学科特点,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与方法的培养。其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999年,在普通高中的高二、高三增设TPE(类似我国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经过两年实验以后,该课程于2001被列为高中会考科目;
——2001年起,普通高中科学系列增加“工程师科学”课程,加强技术与科学的联系,突出新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2003年,教育部重新修订高中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规定普通高中各系列的理、化、生等课程,必须安排平均50%的课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数学课则将“应用软件”和“数学应用”列为各单元必学内容;
——2003年,教育部出台理科各学科实验技能要求,其中理化实验从2003年起,生物从2005年起列为高中会考内容;
——2003年教育部出台各高中理科实验室实验设备配置指南,要求各学校加强实验室建设。
从2002年开始,法国的著名高中通过考试先后招收了十多名上海、南京等地的中国重点中学的学生。通过和他们深入交谈得知:中国重点高中的学生在书本知识方面一点不比法国高中生差,但是在提出问题、动手操作、归纳综述和观点表达方面有很大的差距。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重点高中科学教育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法国高中的科学教育中改革中特别注意加强科学与技术的联系,不是孤立地学习电脑技术,而是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科学中,让电脑为学习科学服务,使科学和技术密不可分。如计算机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不是局限在计算机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上,而是将计算机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实验室里,到处可以看到计算机和实验仪器连接在一起。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学生学习和实验的评价中,其中一项就是考查其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鉴于技术在今天社会生活中的突出作用,应该提升“技术”在高中科学教育中的价值,关注科学知识与技术和应用和有机结合的问题。我国教育部已经将“技术”列入普通高中课程计划,高中阶段学生应掌握哪些通用技术?科学各学科教学怎样建立知识与技术的联系?学校技术实验室设备怎样配备?信息技术如何与学科相结合?都是我们应该考虑和思考的问题。
3.务实高效,不做表面文章
我国目前进行科学教育改革,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与法国正在进行的“动手做”非常相似。与发达的国家相比,在教育理念上,我国提出的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学校工作重点等,的确一点都不落后,而且非常及时和正确。不同的是,法国把这些理念有机地溶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成了学校所有工作的指导思想。而我国的教育改革,则更多停留在口号层面,对实际触动较少。
在学校里,我们没有看到电脑房,却看到很多实验室,如专门培养中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国立化学物理和生物学校,一共2000名学生,设有72个实验室和四个生产车间。拥有2500名学生的亨利四世高中,共有500台电脑,这些电脑或是安放在图书馆里,或和实验仪器连接在一起,没有一台是摆设,没有一台是蒙上布锁在房间里不让使用的。尤其是他们实验室的仪器配置非常注重实效、通用和高效。实验室内,学校把钱主要用在购买必需的实验仪器上,而不是用在电脑的升级换代上;所有的实验设备,都本着通用和实用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完全服务于科技教育的目的,旨在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原理与过程,而不是为了少数学生出成果出产品。
在与法国同行的交流中,我们听到了许多很有启发的观点和理念。如:
·基础教育阶段,什么是基础?不仅仅只是知识与能力,还应增加规范,即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
·希望学生成功,什么是成功?学生有兴趣地学习,热爱生活,并且能够从事他喜爱的和力所能及的工作,就是成功。
·学生的兴趣从何而来?来源于对未来职业的认识以及对自己职业的选择;来源于教师的人格和魅力;来源于通过教师对学科内涵和特点的挖掘,学生被学科魅力所吸引而产生的浓厚兴趣。
·如何真正帮助学生成功?教师应该热情而开放地对待学生,信任学生,不要轻易地对学生说:“你错了!”尊重学生是帮助学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