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条可用于实际应用的仿生机器鱼12月5日正式宣布研制成功。这台外形酷似活鱼的机器人在今年早些时候曾出色地辅助考古专家对福建郑成功古战舰遗址进行了水下探测。在用来向技术鉴定专家展示实验的北京一处公共游泳池,记者看到,技术人员通过一个手掌大小的遥控器和一台计算机,对身长1.23米,通体色泽亮黑,外形逼真的机器鱼发号各种指令。水间的机器鱼自由灵活地穿波逐浪,载沉载浮。如果不是头部上方一个显眼的白色圆顶GPS导航天线,水中的机器鱼令人真假难辨。
负责“SPC-II仿生机器鱼”项目研究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王田苗说,这条机器鱼由动力推进系统、图像采集和图像信号无线传输系统、计算机指挥控制平台三部分组成,主要制造材料为玻璃钢和纤维板。它的最高时速可达1.5米/秒,能够在水下连续工作2至3小时。
今年8月,科学家曾使用这条仿生机器鱼对福建东山海域郑成功古战舰遗址进行了水下考古探测试验。机器鱼对4000平方米的水域进行了摄像考察,有关图像即时传送到水面指挥部。在两天的实验中,机器鱼累计在水中工作约6小时。这是中国考古工作者首次利用机器人辅助水下考古工作。
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该机器鱼航行速度能满足水下考古探测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