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美国科学家发现烟瘾形成的关键物质
  • 古老天然核反应堆工作原理的新假设(图)
  • 宇宙辐射来源于超新星(图)
  • 拒太空垃圾于千里之外(图)
  • 全球变暖帮忙油气开采
  • 欧洲科学家揭开眼睛进化的秘密
  • 用颜色观察细胞内蛋白质活动
  • 北极冰加速融化威胁北极熊
  • 睡眠不足会增加发胖的可能性
  • 日本提出头发和皮肤变黑机理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X-43A极速飞机准备冲击世界纪录(图)

    的7倍,大大超过现今世界的任何飞机。现有飞机速度纪录是时速3529公里或3.2倍音速,由美国SR-71“黑鸟”侦察机在1964年创造。美国宇航局3年前曾对X-43A进行了首次试飞,但飞机在空中偏离预定航线,被地面人员引爆。但是,今年三月,X-43A以5倍音速的速度试飞成功。
      
      X-43A飞得快的奥秘在于采用了冲压式喷气发动机,它能从稀薄大气中获取氧,保证推进器正常工作。而普通飞机在进入高空稀薄大气层时必须使用自身携带的固态或液态氧,才能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以提供足够推力。在澳大利亚东北部,一个由美国和澳大利亚武装部队组成的超音速冲压喷射发动机小组将于明年进行10马赫飞行试验,这是利用超音速冲压喷射发动机将卫星送入太空的第一步。美国空军希望在5年之内研制成功用超音速冲压喷射发动机提供动力的巡航导弹,由于这种导弹的飞行速度奇快无比,所以它可以钻入更深的地下,对敌人工事的威胁将更大。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根据空气密度不同而变化,在高空约为每小时1000公里,也称为1马赫。一般客机飞行速度都不超过音速;而超音速飞机主要是战斗机。超音速飞机,顾名思义,就是速度超过音速的飞机。1953年,前苏联的米格-19和美国的F—100两种超音速飞机相继问世,超音速飞机进入了实用化阶段。我国于1958年开始仿制米格-19超音速歼击机,命名为“歼6”。另外,像去年引起极大关注的法航协和式飞机,速度可以达到两倍音速。它是世界上惟一一种投入运营的超音速客机。由于飞得快,机票价格也不菲。

      超音速飞机问世之后,科学家们并不满足,他们希望让飞机飞得更快,因此着手开发超超音速飞行技术。一般来讲,超超音速是指超过声音速度的5倍以上。也就是说,飞行时速至少要达到5000公里才能称得上超超音速。此外,也有人把超超音速称为高超音速。

      乘坐波音747客机,从北京飞到洛杉矶,大约需要12个小时。如果使用协和超音速飞机,时间可以节约一半。如果今后使用超超音速飞机,飞行时间也许只要现在的十分之一。这就是超超音速飞机的魅力所在,也是美、欧、日等国在此技术开发上竞逐的原因。

      虽然美国宇航局当初试验X-43A时,满口说的都是“新一代商用客机”。但明眼人都知道,最早应用超超音速技术肯定是空军。事实上,美国军方早就钟情于此。他们希望大幅提高现有战机的飞行速度,这样,像此次对阿富汗的空中打击,轰炸机可以从本土起飞,快速飞至阿上空,完成作战任务后再高速飞回本土。另外,超超音速这种极速战机由于飞行得太快,导弹很难将它击落。当它以极速划破敌对国家的领空执行任务时,对方的防空系统往往还来不及进行拦截。这可以成为美国用以威慑他国的又一尖端武器。正如美国空军科学咨询委员会所声称的:“超超音速技术将使美国空军脱胎换骨成真正的太空军队。”

      美国还在研制“曙光女神”高速侦察机,其结构不同于现有的飞机和航天器,已多次试飞,速度为4.5至6倍音速。据称,它将取代SR-71侦察机,既可实施侦察,也可执行攻击任务。

      法国国家航空航天公司与航空航天研究院,正在研制一种HAHV高空高速无人驾驶侦察机,其速度达6至8倍音速,航程可达2000公里。在距地面30到35公里高度上,它能实行电子情报搜集等多种任务,尤其擅长于侦察视界外敌防空阵地情况。日本和印度也在加紧研究超超音速技术。据说,日本已经着手研究环保型的超超音速飞机。

      在民用领域,从目前来看,超超音速飞行技术离投入商用还有不小的距离。除了前面提到的发动机这一心脏技术还未解决外,还存在其他不少问题。如高速飞行能产生高温、极度加速及颤抖,将使乘客感到不舒服。而且,高速飞行所带来的强大压力,未必所有的乘客都能够承受得起,当飞机以高速飞行时,人们会因脑部没有足够血液供应而昏迷,因此战斗机驾驶员有时要穿上“太空衣”,以免上述的情况发生。相信乘客在搭乘这种客机时,除了要有强健的体格外,还可能要佩戴特别的器具来抵消压力。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