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从1976年美国的Viking探测器首次拍摄到火星两极地区的螺旋状冰谷那时起,科学家就试图阐明螺旋状冰谷的形成机理,因为在其他任何一个行星上都没有这样的螺旋状冰谷。
这些很深的螺旋状冰谷在火星两极地区延伸数百千米,按照原来的假设,这些深谷是由于伴随有风或极地冰块移动的结冰与融化交替循环而形成。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地质形态学专家约翰·佩列奇耶博士在新一期的《地质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了对螺旋状冰谷的新解释,他设计了螺旋状冰谷的计算机模型,模型显示在火星两极周期性地发生两种作用过程,即加热或冷却。这种情况可以用火星上形成的条件——其旋转轴一定的倾角(25.2°)和稀薄的大气来解释。
火星上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的气温都不超过冰点,只是在每年夏季十分短暂的时间里极地冰帽才会融化。不妨以一个冰缝为例来看一下这种作用过程,在火星白天的一定时间里,太阳光从一个方向照耀冰缝,迫使冰缝加热和被照耀冰缝壁蒸发,也使得这一方向上的冰缝深度增大和宽度增加。然后随着火星自转,太阳光会照耀冰缝原来阴影的一面,现在这阴影面也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