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超新星爆发和灰雾星云(图)
  • 太阳上有黑子流传送带在运行(图)
  • 可用牙齿咬紧的水下无线电(图)
  • 中风在男性和女性中存在许多差异
  • 发现抑制幽门螺旋杆菌增殖的物质
  • 人脑先天存在普遍语法知识
  • 地震前动物躁动是因电磁波刺激所致
  • 体内蛋白质水平可以测定中风的风险
  • 每天注射生长激素可以帮助减肥
  • 在电子显微镜下首次观察到锂原子(图)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害羞可能部分源于遗传

    有些孩子从小害羞怕见生人,在陌生的地方容易怯场。他们中有的成年后会变得外向,但美国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即使是这些克服了害羞的人,其大脑特定区域在功能上仍然与从小性格就外向的人有明显不同。 

      据美国《科学》周刊报道,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得出的上述结果表明害羞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一种遗传的性格倾向,也为治疗与极度害羞有关的社交恐惧症和抑郁症提供了新线索。 

      研究人员们对22名20岁出头的年轻人进行了试验。这些试验对象2岁左右时就参加过性格比较研究,13人被认定为性格拘谨或者说怕羞,另外9人从小无拘无束,性格外向。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析结果显示,当给试验对象们看一些没有什么表情的陌生人照片时,那些小时候就比较害羞的人,脑扁桃体的活动比从小就性格外向者明显活跃。脑扁桃体被称为人脑的情绪“发动机”,在人对那些需要特别警觉的事件做出反应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负责这项研究的卡尔·施瓦茨指出,新结果表明人的性格之所以有害羞和外向之分,与脑扁桃体功能上的差别存在着关联。而且,脑扁桃体功能的这种差别在人成长过程中一直存在,并且能够被检测到。施瓦茨说,一些早先的研究曾认为,从小极其害羞的人长大后可能更容易患上社交恐惧症或抑郁症。因此,了解害羞等性格的生物学基础,将有助于及早对一些有患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