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引人注目的重头戏——“1小时大会报告”如期举行,43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长江计划”特聘教授田刚,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数学家。特约记者对田刚进行了独家专访。
记者:能否谈谈您的成长经历,研究心得和人生感悟?
田刚:我母亲是南大数学系的老师,相当有成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她与另两位中国数学家在“希尔伯特问题”的第16个即“代数曲线和曲面的拓扑研究”上的工作,至今仍是该领域最好结果。
其实,我小的时候,母亲并没有刻意给我灌输太多的数学知识,更没有逼着我完成多少多少道习题,而是给我讲中国古代仁人志士的很多传奇故事,譬如苏武牧羊、张骞出使西域等,母亲的言传身教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学毕业后没几个月正赶上“文革”后恢复高考,我突击复习3个月,于1978年1月幸运地进入了南大。实际上,我当时报考南大,第一志愿填的是物理系,第二志愿才是数学系。那时正值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风行全国,一时间数学系成为最大的热门。而我母亲深知探究数学奥秘所需付出的艰辛,觉得还是报考物理系比较稳妥。但高考结果,物理没考好,而数学考得比物理好一点,所以就进了数学系。
记者:对于当初没能进物理系是不是有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