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小睡可提高运动技能
  • 科学时代的艺术家——霍金(上)
  • 科学时代的艺术家——霍金(下)
  • 人类祖先可能是鱼
  • 解读霍金效应(上)
  • 印度数学家解决快速确定质数难题(图)
  • 类似黑匣子的睡眠自动记录器
  • 发现能增加胰岛素分泌的神经物质
  • 发现第一个与人类语言能力相关基因
  • 英国科学家揭示男高女低的奥秘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解读霍金效应(下)

    我们最缺大众科普

      “不管是从科普的意义还是从探讨理论物理的角度,霍金此次来访都是一件好事。”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苏肇冰院士说:“他能引起大部分年轻人对物理的注意,通过关注甚至激发出了对基础科学的兴趣,这正是中国基础科学界目前最缺的。”

      因为霍金的到来,北京已经提前掀起了一股科普热,图书大厦里的一些科普读物卖得出奇地好。听到这个消息,苏院士很是高兴,“中国最缺的就是大众科普。”他说,“除了科普,霍金身残志坚的精神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得诺贝尔奖必须走对路

      美国华裔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丘成桐是霍金多年的老友,此次霍金的中国之行也是丘教授极力促成的。他认为,中国何时能得诺贝尔奖,只要路线走对了,就有希望。首先学术上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就要有大量的投资,并保证经费分配的公平性。其次要进一步培养人才。第三,学术成就不应当以官位来奖励。

      丘成桐说,年轻学者在科技创新上不应守“孝”。中国人以家族为主要的单位,而以人道为主要的精神,直接影响到科学的进步。而孝道的极致,影响到创新的能力。在研究室里,学生必须追随老师的研究方向,不敢走新的道路。于是出现了长辈的言论盖过真理的问题,孩子们没有得到社会鼓励去满足好奇心,这是东方文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