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世界杯上高科技足球飞火流星(下)
  • 揭开木卫一上火山的面纱(图)
  • 脚踏手摇来充电(图)
  • 机器人做手术将形成大产业
  • 互联网——全球最大信息资源中心
  • 能增强残疾者臂力的声控装置(图)
  • 舐犊之情促使孩子正常发育
  • 情爱开启亲人健康基因
  • 丘比特之箭位于大脑丘脑
  • 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使显示屏可弯曲甚至卷起来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污泥淤泥回收处理变废为宝



        淤泥开发——新世纪的大产业

        我国杭州的西湖闻名天下,但西湖底下丰富的淤泥资源却鲜为人知。二年前,经调查发现,西湖底下累积的淤泥达260万立方米,平均层厚达0.7米,不仅丰富,而且能源价值很高。实验证实,西湖淤泥中含有丰富的氮磷有机物,这些都是可燃物,每公斤干淤泥蕴含热能约2000多大卡,烧2~3吨干淤泥所产生的热量与1吨煤相当。实际上,淤泥的用途广泛,经济价值很高,早在80年代初发达国家已开始重视开发,并积极培育其成为一种新兴产业。

        然而,杭州西湖与国内其它淡水湖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

        以无锡市为例,该市河道累积的淤泥达5500万立方米以上,是杭州西湖的21倍多,而且每年以750万立方米的速度增加。无锡市每年耗巨资清理淤泥达1000万立方米,但除少量用作造田肥料外,绝大多数清出的淤泥都推积在空地上,不仅占用了土地,而且由于对清出的淤泥未经处理,从而成了新的污染源。

        湖泊、河道和城市下水道淤泥的处理是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环境管理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将清理出的淤泥直接送至农村作为肥料使用。这种做法由于淤泥未经净化除毒处理,不仅影响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且使用价值也受到损失。为了有效处理和利用淤泥,不少发达国家以商业化方式对淤泥进行综合开发。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170多个城市拥有专门的淤泥开发利用机构和建有淤泥收集、处理、加工厂,每年收集淤泥达9500万吨,年创收入达60亿美元。联合国坏保机构最近的调查说,综合开发利用淤泥,不仅改善了自然环境,而且可以造就一门新的坏保产业,其前景十分乐观。

        英国、荷兰、荷兰、法国、瑞典和澳大利亚等国早在80年代末就开始利用淤泥为主要原料,制成高效净化燃料,其热值比普通渴煤高出30%,而且燃烧过程中下会排放出有害气体。由于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都非常好,许多国家已将商业化开发利用淤泥列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环保政策。德国目前已有5家淤泥收集、处理工厂,每年处理淤泥300万吨。位于萨尔市的淤泥处理工厂采用自动化圆盘干燥机,利用电厂高达20℃的余热蒸气对淤泥进行干燥处理,使淤泥失去90%的水份。干燥后的淤泥制成粒状,再根据需要添人不同的辅剂,制成混合燃料、肥料或建筑材料。这家雇员仅25人的工厂年处理淤泥6.5万吨,经济效益显著,生产的淤泥制品供不应求。

        美国处理淤泥的方法是,在污泥中掺入一种粗晶体物质,将其均匀地加热,送人旋转滚筒,经干燥处理后制成粒状,其成分中合有丰富的氮、磷等,是理想的肥料。整个处理过程在封闭容器中进行,对环境无副作用。加拿大从1991年起在国内5家电厂推广淤泥燃料,目前的生产水平处理每吨淤泥的成本已由初期的34美元降至15美元,每吨淤泥可发电800千瓦。加拿大多伦多一家公司1996年利用淤泥为原料开发出粒状、块状燃料,主要供居民野炊、野外考古勘察人员和军方使用,燃料质轻,便于携带,燃烧时无臭无味,灰渣极少,因此这种燃料使该公司去年获利1500万美元。

        我国地域广阔,是世界上的淤泥资源大国,发展淤泥回收、综合利用大有可为。以太湖为例,其面积2338平方公里,涉及江苏、浙江两省的38个城市和上海市。调查证实,太湖的河床淤积了大约100万吨氮肥和75万吨磷肥。由于长期以来未进行治理,水下淤积的肥料导致绿藻的旺盛繁殖。这些水藻一般在夏季出现,使水的清澈程度和含氧量均大大减低。

        据有关部门调查,仅国内湖泊、河道拥有的淤泥,每年的采集量至少可达7000万吨,加上城市下水道的淤泥,每年的总采集量可在1亿吨以上。采集淤泥,有利于疏浚河道、防止水质富营养化和净化城市环境,而且综合利用淤泥可以化害为利,在国内形成一个极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产业。尤其在当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调整之际,开发淤泥的应用对振兴我国经济无疑是一件事半功倍的大好事。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