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人类怎样面对明天的克隆人(上)(图)
  • 人类怎样面对明天的克隆人(中)
  • 人类怎样面对明天的克隆人(下)(图)
  • 媒体为何隐瞒五胞胎真相?(上)(图)
  • 媒体为何隐瞒五胞胎真相?(下)
  • 无需佩带眼镜观赏的三维电视
  • 转基因玉米是否污染野生作物引起争议
  • 巨型激光器神光二号研制成功
  • 喝咖啡可能有助于防蛀牙
  • 第一个克隆人如何生存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心脏移植之父与脑死亡

    1967年12月2日深夜,南非开普敦发生一桩意外的车祸,一名25岁的年轻女性死亡。当时受伤者是在开普敦医学院附属医院抢救的。

      3日一早,时任开普敦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格鲁特·舒尔Groote Schuur医院)胸外科医师和胸外科主任的巴纳德就知道了这件事,他脑海里即刻闪现一个后来震惊世界的创意,为什么不利用这位死者的心脏呢?巴纳德的心脏外科正好有一名生命濒于死亡的心脏病病人,52岁的路易斯·瓦斯坎斯基。

      巴纳德想革新过去认定死亡的标准,即以心跳和呼吸停止改为脑死亡。有了这一认定死亡的标准,便能将鲜活的功能完好的心脏移植到心脏病人体内。

      在极短的时间内,巴纳德征得了死者亲属同意,并按脑死亡的标准摘取了死者的心脏移植给瓦斯坎斯基。

      戴尔大夫说,那次手术非常艰巨,做了十多个小时,非常成功。但是,当时巴纳德并没有把这个手术太当回事,只是在手术完成后才给医院院长打了一个电话,“我们刚刚完成了一例心脏移植手术,我想您应该知道这件事情。”

      此后,人们一直称誉巴纳德为“心脏移植之父”,但他一直持谦虚的态度。甚至在30年后的1997年接受美联社记者采访时,巴纳德还一再说:“我们真的没有把它当成一件大事。那个晚上,我们甚至没有拍下手术过程的照片。”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