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古岩层细菌遗迹使地球生命起源推前十亿年(图)
  • 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癫痫基因(图)
  • 美国抓紧研制圆盘形微型侦察机(图)
  • 研制成带状纳米导线(图)
  • 秘鲁发现金字塔群 美洲文明史提前1000多年
  • 哪些孩子智商高
  • 科学家成功破解脑电波
  • 发现存储记忆的脑蛋白
  • 用脂肪育出骨骼
  • 天然可燃冰开采试验获得成功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侯建文的风云人生

    不解之缘。

      崇高事业的初果往往很苦很涩。卫星姿态,就如人的神经系统,是卫星多学科高新技术大集成中的关键。卫星在天空运行时,所有指令都要通过姿态控制系统对卫星进行遥测、遥控和图片传输。据统计,各类卫星运行失败原因中,90%的问题出在控制系统。侯建文主攻的,正是这极富挑战性的世界难题。

      1988年9月7日,风云一号A星在太原卫星基地成功发射,但仅在天上运行了39天,便因控制系统上的一个仪器坏了而夭折。

      1990年9月3日,吸取A星经验,加大保险系数,配备了双份“眼睛”、“大脑”和“手”的风云一号B星又一次成功上天。亏得这个“双份”,才使发射伊始,进入轨道前就坏了一个“眼睛”的B星功能无损。汲取了上次经验,卫星设计人员不敢轻易撤出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对卫星进行长时期跟踪观察。作为操纵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侯建文的心弦没有松。

      B星终于未能逃脱故障的噩运。1991年2月14日,除夕之夜8点钟,测试中心突然传出让侯建文心惊肉跳的坏消息:卫星燃料告罄,在天空不断地翻滚,每分钟翻10个大筋斗……

      形势十万火急!

      经分析,风云一号B星在高空轨道受到高能粒子的意外袭击,计算机发生“跳变”,致使卫星运动失控,若不能及时有效地抢救,后果不堪设想。

      卫星在天空绕地球旋转,只有当它飞到中国上空时,才能发出指令进行抢救。整整三天三夜,心急如焚的侯建文没合过眼。由于B星也为中国以外客户服务,当时,美国用户得知卫星故障,表示要组织技术人员来帮忙。侯建文和他的同事们婉言谢绝,决心背水一战,用自己的努力,排除B星故障。

      在侯建文和同伴们的努力下,1991年5月1日,磁控制卫星姿态捕获和控制的仿真软件及试验研究取得了成功。失控两个多月的风云一号B星终于回归受控(当年美国卫星也曾出现相似问题,美科学家花了10个月时间才将卫星控制住)。这项技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然而,先天不足的B星,最后还是因姿控系统故障而未能达到设计寿命。

      失败的苦涩折磨着侯建文,中国卫星事业无退路,侯建文决心踩着荆棘,冲出失败阴影!

      从1990年到1999年长达9年的风云一号C星研制中,侯建文根据风云一号A星B星夭折的致命伤,他把自己锁定在卫星控制系统自主化管理与自主化控制的技术创新研究上。为使卫星能在无人维修的空间环境下,确保两年持续稳定运行,侯建文研究开发了4项比国际同类卫星控制技术更简单可靠、精度更高,甚至国外尚不具备的新技术。他改变了卫星及作用飞轮的控制方案,设计了全新的偏置动量加磁控制的三轴稳定控制方案等。他还将姿控系统的所有单机进行排列组合,对可能出现的24个故障,设计出25种修复预案。每一种预案就是一个程序软件,而这包含了侯建文及其同伴无数心血的25个程序软件,还仅仅只是C星浩瀚繁复控制系统中的一部分。

      苍天不负苦心人。由侯建文亲自领衔设计研制、为世界气象预报、气象灾害预防作出贡献,并已超期服役的风云一号C星,对侯建文及其同伴们的努力,亮出了世界瞩目的高分。

      而在这耀眼辉煌后面,有侯建文难忘的负疚──

        托儿所里,父女相见不相识

      1991年夏天的一个下午,某托儿所匆匆走进一位风尘仆仆的家长,他急急地推开教室门,尚未消退熬夜血丝的双眼,急切地“扫描”着每一个孩子,而教室里的所有孩子,也目光齐刷刷地盯住这位陌生的不速之客。

      一遍遍“扫描”还是没能认出自已心爱的孩子;而他的女儿也没想到,这位满脸胡茬的陌生人,正是自已日夜念叨的爸爸。

      那天,是阔别上海已数月的侯建文回家第一天。为B星上天及为B星作了长达数月特别护理、紧张抢救工作的他,经常通宵达旦“泡”在工作现场,困了,伏在办公桌上打个盹,饿了,扒几口饭……同志们心疼地批评他这个“工作狂”,而他总是“虚心接受”却“屡教不改”。为了卫星,他无暇顾及自己,也无暇顾及妻儿。直到他排除了B星故障,回到家,思念妻女之情才突然如决堤之水汹涌而来。侯建文一放下简单行李,就直奔托儿所,没想到太少的关爱,太少的相聚,演绎了父女相见不相识的一幕。

      有所得必有所失,侯建文有太多的感触,太多的无奈。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因照应不周而不幸夭折。他的第二个孩子出生时,他正在基地参与发射。从基地回家,他到妻子老家探视了一下月子中的弱妻幼女,又匆匆赶回所里上班。为此,老丈人至今提起还忿忿不平:“有你这么当爹的吗?”

      好在同为上海航天人的妻子杨雅理解丈夫的追求,工作上好胜好强的她,默默撑起了一个家。好在有所失还有所得,让侯建文和杨雅欣慰的是,他们那自小挂钥匙的女儿,如今已是个做什么都拿得起、放得下,自主能力特强的聪慧女孩,她为自己有不同凡响的爸爸妈妈而自豪。

      荣誉、鲜花……成功的喜悦属于昨天;风云一号D星、风云三号……41岁侯建文的目光锁定明天。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