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场,“本次发射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有载人空间项目的国家”。 ——英国广播公司(BBC)
2001年1月10日1时零分,中国“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10分钟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1月16日19时22分,“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太空飞行近七昼夜、环绕地球108圈后,准确返回。
2001年8月,美籍华裔航天员卢杰从“亚特兰第斯号”航天飞机漫步到“国际太空站”,距离30.58米,创造了太空漫步最长距离的纪录。卢杰是第三名上太空的华人科学家,此前升上太空的华人科学家还有1985年随“挑战者号”升上太空的王赣骏,以及曾升空多达6次的张福林。
截止到1997年底,美国共进行了118次载人航天发射,把537名宇航员送上太空;俄罗斯(包括前苏联)共进行了85次载人航天发射,把191名宇航员送上太空。
关于宇航员的一些数字
身高: 1.6米至1.9米
文化程度: 工程数学或科学学士
喷气式飞机飞行经验:至少1000小时
安静时血压:不高于140/90
基础训练时间:1年
在“呕吐盔”(零重力模拟飞行器)上的呕吐几率:1/3
航天飞机能进入太空的次数:100
航天飞机平均发射成本:4.5亿美元
宇航员内衣更换频率:每两天1次
太空:未来的竞争
今年77岁的梁思礼院士是梁启超先生九个子女中最小的一个。他笑言自己选择工科是为实现父亲“有一个孩子学工科”的心愿。1941年,报着"实业救国"的思想,梁思礼赴美国求学。8年之后,博士学成的梁思礼在回国的船上听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此后,他经历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全部历史。
梁思礼的看法是,整体来看世界航天格局,“美国、俄罗斯(包括乌克兰)、欧空局是前三名”,其后,“我个人认为,应算得上中国和日本”。日本的工业基础、特别是电子工业基础远远强于中国,它们的卫星重量轻,功能多;但在运载火箭技术上,中国又远远强于日本——日本的“H-2”型火箭多次失败,而“我们的长征火箭,连续23次发射成功,应该处于国际水平”。 对于民间甚为热衷的太空梦,梁思礼坦承:“我理解,我们也有能力实现这个梦想,但就我个人看来,发展顺序应该是:第一国防,第二空间基础建设,第三是载人,第四是探月。”
“天”是海陆空以外的第四疆域。“西方一些战略家预言:21世纪国家对航天能力的依赖,可以与19、20世纪国家对电力和石油的依赖相比。”梁思礼介绍说,美国最近组成了航空航天军,俄罗斯也组成了航天部队,“所以21世纪有可能发展到太空武器化,或者叫天战,争夺制天权。”“就像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包括美国打击阿富汗,它们都表明拥有空间技术,将使军事能力大大增强。所以我们必须加速发展航天技术,重视对空间的开发和建设。”
梁思礼强调:“以往一提到基础设施,就想到电网、石油管道等地面上的设施建设,现在要树立空间基础设施的观念”,而且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空间基础设施绝对是具有很大回报率的事情”。
“美国早就开始了空间基础建设,这不仅仅是发射几个卫星的问题,比如说它们为了建成GPS系统,花了130亿美元、用了16年才建成。这些系统在军事和民用上都发挥了巨大、不可替代的作用。相比上天或登月,空间基础设施的建设,无论对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还是对民生,都具重大意义。”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