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提案反映,改革开放的春风、特别是上海浦东的开发,给上海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上海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和技术,也更需要广大知识分子的努力和贡献,市科协作为上海科技工作者的组织,应当积极表彰奖励科技工作中的杰出人物。1989年,根据《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章程》第二章第八条关于“表彰奖励优秀科学技术工作者,举荐人才”的规定,市科协评选“上海市科技精英”的设想获得了市委市府的批准,并得到中共上海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会的充分肯定。
科技精英评选“标的”高
任何一个评选奖项成功与否,最关键要看获奖者的“含金量”有多高,在社会上和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和威信有多高。
上海市科技精英评选是上海科技界、乃至全国省市级科技社团中较早设立的综合性人物奖, “标的”层次高。评选条件 “三明确”,即年龄上定位在本市55周岁以下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已经荣获“院士”称号的不参加评选;成绩上十分强调学术理论水平的超前性、科技成果要在国内外领先性和成绩显著有创新性等;人数上坚持“少而精”,每一届最多评出10名“上海市科技精英”。为了鼓励每一届落选的、但科技成绩同样比较优秀者,每次还设立了“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并且规定获得提名奖者下一届继续可以参加“上海市科技精英”的评选。正因为这样,这项“大奖”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和原动力,激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科技人才向这个“高峰”不断冲击,努力争取获得这项荣誉。高级农艺师丁德富、空间电源专家李国欣、计算机化学拓荒者郑崇直、药物专家陈凯先、精细化工专家钱旭红等,都是先获提名奖再被评上科技精英的,其中郑崇直连冲了两届。
一个奖项办久了,会不会疲软?如何来维护“上海市科技精英”这项荣誉称号的民主性、高尚性?“重在精神、鼓励参与、打出品牌”这12字,是市科协做出的响亮回答。
为了鼓励更多的科技工作者踊跃参加,评选打破了对评选对象户籍的传统规定,即凡是在上海市注册的各级各类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事企业单位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年龄在55周岁以下,均可以被推荐参加评选;另外在推荐渠道上还规定,可以通过行政单位、群众团体和三名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联名等多种渠道推荐。
首届科技精英评选后,社会反响热烈。1991年,上海市树立精神文明建设十大标兵,其中首届科技精英就有3人,他们分别是“抓斗大王”包起帆、已故“焊神”曾乐和“手王国权威”顾玉东。
“科技,鼓帆的春风。没有它的恩惠普洒,就没有我今天的勇气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包起帆回想起当初捧回第一届“科技精英”奖牌时的感觉,“除了瞬间的幸福感外,余下的竟是醍醐灌顶式的警示——不断进取。”如今,已任上海港务局副局长的包起帆,在担任龙吴港务公司总经理时,一次接待一位愿出1000万美元来沪办企业的美籍华人时,遇到了这样的事:那人看中了包起帆的抓斗,但提出能否只与他本人合作,不希望和中方企业发生联系。这一要求被包起帆婉言谢绝了:“我的成长离不开培养我的上海港,离不开与我合作的同事们,人的尊严、人的精神、人的理想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中共中央-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在市科协“六大”讲话中指出:“上海具有较强的科技和人才优势,但是,上海未来的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发挥和强化这一优势,真正成为全国的科技人才高地。希望上海市科技精英的评选,在发现人才、举荐人才、促进人才成长方面继续发挥她的独特功能和作用。”长期以来,科技精英的评选活动得到了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和上海市人事局的鼎力支持,市委组织部把每一届科技精英都纳入上海市有突出贡献专家范围,对他们进行更高层次的服务。
他们是大上海骄子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这句名言,在科技精英们身上更是得到充分体现。实践证明,这些年来,市科协评出的上海市科技精英以及提名奖获得者,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勇于创新、锐意进取,为上海的振兴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中的不少人走上了国家科技、科研部门的领导岗位。惠永正曾担任过国家科技部副部长,严义埙、陈竺担任中科院副院长;顾玉东、杨雄里、侯惠民、洪国藩、徐至展、陈竺、薛永祺、朱能鸿和陈凯先等9名科技精英先后被入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竺、陈凯先和曹谊林3位还被国家任命为首席科学家。
由第三届科技精英陈竺院士领衔的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集中了中科院、复旦大学、瑞金医院等国内生命科学各路专家,通过拆“围墙”、联合投入和知识产权共享等方式,使这个中心在国际学术界日益引起关注,并参与了举世瞩目的“国际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测序计划”研究工作。陈竺获得了很大成就、很多荣誉,但他说,这些不足以自满。恰恰相反,他常常心里很急,“因为你在往前走,别人也在往前走;你在国际上填补了一项科研空白,别人就会想方设法踏在你的肩膀上奋力往上攀登;你稍松一口气,别人就会赶到你前面去……”
事业吸引人,有了适宜发展的成才环境,何愁负笈远学的海外游子不来叩门?第六届科技精英,从事人类器官再生研究的留美博士后曹谊林以“让老鼠背上长耳朵”闻名。他的实验室是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但他同时又是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国家“973”项目“组织工程学”研究的首席科学家。他怀揣着绿卡和中国护照,常年飞行于太平洋两岸,把国内人类器官再生研究带上了世界顶尖水平。
事业造就人,有了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中国同样能培养出世界知名的科学家。被誉为“祖国的骄子”的二军大教授曹雪涛,完全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产”。当年为了弥补导师“一没能把免疫学科建成博士点、二没争取到全军重点实验室”两大憾事的承诺,曹雪涛立足国内奉献了十年青春。现在,不仅导师的两件憾事变为了现实,他还把教研室带到了国际免疫学的前沿。
上海科技精英是上海知识分子的骄傲,是上海人民的骄傲。正是有了以他们为优秀代表的数十万科技工作者的奋斗和贡献,上海才能以她独特的现代化风貌屹立在祖国的东海之滨。上海科技精英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境界,不仅是上海知识分子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样也是激励上海人民拼搏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