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量子计算机是利用原子所具有的量子特性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种全新概念的计算机,基于量子的相干性,因而它具有高度的平行计算能力。与经典计算机相比,量子计算机在存储容量、运算速度上都会有指数数量级的提高。因此,量子计算机的研究在国际上引起高度关注。
早在1934年,物理学家尤金·威格纳提出,在低温条件下,电子将会结晶,它们携带的负电荷将使其均匀分布。此后,科学家花费了大约60年的时间,制备“威格纳晶体”,并开始意识到,这可能是量子计算机诞生的基础。
如今,科学家现在已经能够控制在充满液氦的“水道”上运动的只有几个电子宽的线状电子流。这个进步使研究人员向研制世界第一台量子计算机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现在,迈克尔·李和其在英国伦敦大学的同事已经成功研制出了“威格纳导线”,实现了对小型电子信息包的分离和控制。为了有效捕捉和控制电子,研究小组先在半导体晶片上蚀刻出微米大小的超微通道,然后将其灌满冷却至不足绝对温度1度的液氦,再利用位于晶片上下两端的电极将电子束缚在通道中。为了探明这些电子的结晶状况,研究小组给通道通电,当电流达到临界值时,电阻发生了突变,而这种现象只能在电子形成结晶后才可能出现。
率先提议用氦和威格纳晶体制造量子计算机的物理学家之一,美国密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