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埃博拉的罪恶之旅(上)(图)
  • 埃博拉的罪恶之旅(下)(图)
  • 人类有望战胜埃博拉(上)(图)
  • 人类有望战胜埃博拉(下)(图)
  • 谁将成为新世纪的新杀手?(上)(图)
  • 神经干细胞可修复受伤脊髓
  • 男人也有生物钟
  • 笑的秘密知多少
  • 追踪院士除名事件
  • 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81人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谁将成为新世纪的新杀手?(下)(图)

    射线是人体承受量的数千倍,足以粉碎玻璃。科学家们在南极纯洁的冰山里发现了这种恶魔细菌的“死孢子”,它们已经被紫外线灼烤了100多年。这些孢子被放入营养液后,它们的DNA发生重组,从而再次大量繁殖。如果科学家们成功地将恶魔细菌植入炭疽杆菌,其结果将是一种谁也无法消灭的新病毒。 

      我们与病毒战斗的最强大武器便是头脑。杰夫里·科普兰是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主任,他预言这场捉虫大赛的最后结局将与我们今天的解决之道相差不大。他把这种办法称为“磨鞋底式传染病学”。“在调查某种疫情时你跑来跑去,把鞋底都磨穿了,”科普兰说,“你必须找出真正的病菌宿主,了解它的传播途径,然后才能一劳永逸地消灭这种病菌的源头。如果人类不幸遇上了一种特别强大的病菌,哪怕要磨穿铁鞋底,我们也必须解决它。 不论我们的技术多么先进,我们还得踏踏实实地与细菌作斗争。我们也许赢不了21世纪与细菌展开的大战,但我们也不一定就会输掉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目前,关于埃博拉、艾滋病的流行还有一种假说,与天花的消灭有关。在历史上,天花(Smallpox)曾经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当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48年成立之后,就把天花列为首要消灭的疾病。随后,1958年和1966年,WHO二次召开世界卫生大会,在全球发起消灭天花的行动。1977年10月26日,全球最后一位天花患者非洲索马里马里卡镇23岁的厨师马林被-。WHO消灭天花证实委员会进行了两年严密调查,于1980年5月8日宣布: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天花已在世界范围内消灭。 

      在人类消灭天花的同时,埃博拉病毒出现了;在人类刚刚送走天花不到4年,20世纪的瘟疫艾滋病就开始出现并大面积蔓延。人们不禁要问:这是偶然的巧合吗?这是否暗示我们,在这几种疾病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呢?若从人类首次发现埃博拉、艾滋病症状算起,再加上病毒感染潜伏期,天花的消灭与埃博拉、艾滋病的出现就无明显的时间间隔。从生态平衡的观点来分析,我们也有理由认为:埃博拉、艾滋病的出现与天花的消灭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所有存在于生物圈内的生物都是经过大自然挑选的,具有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仅以人类的主观意志来决定某种生物的存在与否,必然要打破自然界的平衡,最终危及人类自身。然而,长期以来人类总是按照自己的利益来认定一种生物是“害”是“益”。在医学领域,这种“以人为中心”的观点更是根深蒂固。当人们认为天花有害时,就千方百计地要把它消灭。至于天花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它与其它生物物种的特殊制约关系,很少加以考虑。至于“埃博拉、艾滋病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天花消失而引起的”假设是否正确,还有待科学家们去探索、去证实。如果研究证实埃博拉、艾滋病的出现与天花的消失无关,那么这个假设也可以让人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进一步说,如果一旦事实证明埃博拉、艾滋病的出现是由于天花的消失而引起,那么,人类现在的许多做法不是很可怕的吗。也许,今天我们刚消灭了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明天又会出现另一种更可怕的新疾病。人类将在这种恶性循环中作永远的挣扎,这是一条难以到达彼岸的道路。 

      恩格斯曾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定取得了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都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像,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1972年6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发布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中庄严指出:“在现代,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如果明智的使用的话,可以给各国人们带来开发的利益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如果使用不当,或轻率的使用,这种能力就会使人类和人类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人类是与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其它生物息息相关、互相依存的,人类能否健康的延续,取决于自己能否与其它生物和睦相处。因此,人类必须要改变某些过去牢不可破的信念,更新那些“永恒”的法则和标准。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态环境,人类也才可能生存的更健康、生活的更幸福。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