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克隆人类胚胎实验引起各国强烈反应
  • 鸟类具有片断记忆
  • 花草受伤害时也会惊声尖叫
  • 新闻背景:世界各国对待干细胞研究的态度
  • 人类克隆胚胎终于问世(图)
  • 克隆人胚胎的来龙去脉(下)
  • 杀伤威力超常的燃料空气弹(图)
  • 吃饱好上路:候鸟飞行的秘密
  • 天文家预言:明年流星撞月球
  • 发现太阳系外一颗有大气层的行星(图)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保护环境 奇招趣闻

    坏。” 

      德国:将对饮料瓶征税

      最近出版的《欧洲环境观察》上的一份报告说,为提高可重新使用的饮料瓶的利用率,德国准备对一次性饮料瓶征税,每个瓶子的征税额度从0.15~0.30德国马克不等。德国包装行业条例规定:以瓶数计算,所售出饮料的72%要使用可重新使用的饮料瓶。但1999年的市场调查显示这一比例尚未达到,而且对1991~1998年罐装啤酒的销售趋势进行分析,发现罐装啤酒销售量在整个啤酒销售量的比例,已由最初的12%上升到了20.5%。因此,对尤其是啤酒和矿泉水等饮料的包装瓶进行征税,是很有必要的,虽然德国包装工业界强烈反对这样做。德国环境部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可重新使用的聚乙烯对苯二酸酯瓶子,比可重新使用的玻璃瓶子对环境更有益。虽然前者只能平均使用15次,而后者使用次数达50次,但如果考虑到运输过程这一因素,那么,1只70克的聚乙烯对苯二酸酯瓶子对环境的影响,要比总重量为600克的玻璃瓶子对环境的影响要小。

      日本:环境会计制度迅速普及

      日本环境省日前发表的调查结果表明,到2001年3月底,已有350家企业采用了环境会计制度,比一年前增加了12倍,这表明企业正在增加环境保护投资,并且利用其效果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此次调查的对象是在股票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及从业人员在500名以上的非上市企业,共6400家。调查表明,到2001年3月底,已经有350家企业采用了这一新的会计制度,此外,还有650家企业计划采用这一制度。环境会计制度最早是从欧美国家兴起来的,近年才传入日本。它是一种把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和由此而获得的经济效益作定量性的测定、分析和加以公布的制度。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企业经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它列为经营管理项目之一。为了促进和规范这一企业活动,日本政府于2000年制定了《引进环境会计系统指南》。 

      曼谷:“垃圾银行”一举数得

      “垃圾和毒品”是泰国首都曼谷的两大“癌症”。可走进曼谷市热闹的班加比区的苏珊26社区,令人惊讶的竟然是不再到处是垃圾,也很少再见到吸毒少年的踪迹。这大概应归功于这里设立的“垃圾银行”。苏珊26社区专门鼓励区内闲游的少年儿童去搜集垃圾,再教他们依照垃圾分类法把垃圾分类装袋,然后交给垃圾银行,他们因此所得的报酬都要储存在垃圾银行里,每3个月计算一次利息——不是现金,而是上学必需品。 在一家垃圾银行里,人们可以看到挂着的利息明细表:存款超过100泰铢,利息是一个水壶;存款在31至100泰铢间,得袜子一双;存款在21至30泰铢间,获铅笔、削铅笔刀、书本和胶水各一;存款在11至20泰铢的,获铅笔和削铅笔刀各一;存款在10泰铢以下的,可获一支铅笔。垃圾银行的“客户”若急需缴纳学费,还可向垃圾银行贷款,再以垃圾还债。这种鼓励居民和孩子搜集垃圾和教导垃圾分类的措施实施后,社区内又设置一个“物品再生中心”,专门向垃圾银行收购垃圾,每日公布各种垃圾价格。

      曼谷社区垃圾物品再生中心负责人表示,这种“寓教育于垃圾”的工作,可以使社区内闲逛的孩子不再把时间误用在吸毒或贩毒上。物品再生中心用赚得的利润设置了学生奖学金,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也是另一种意想不到的“垃圾功能”。而这样做的最大的好处是,这个社区内垃圾大减。未设置物品再生中心前,社区内总共有26个垃圾桶让居民放置垃圾,曼谷市政府垃圾车每日都要来收取,否则会臭气冲天。如今只剩下16个垃圾桶,曼谷市政府每周只需来收取一次。而在街道上游逛的孩子也越来越少。

      新加坡人:10年不吃口香糖

      1992年新加坡政府颁布了进口及销售口香糖的-,之所以出台这样的-主要是因为有一些缺乏公德意识的人四处乱丢口香糖残渣,政府担心它会影响地铁列车和电梯的操作。饱受口香糖残渣之苦的公众也对口香糖表示出了反感。同时也是出于对维护花园城市清洁的考虑。不过,需要澄清的是,在新加坡吃口香糖并不属于犯法的行为,政府对此也没有作任何明文规定,只要你买得到便可以尽情享用。新加坡政府做了严格的规定,那些-口香糖的人将被处以一年的-和最高达1万美元的罚款,当然那些少量的携带者不算在内。游客带一些供自己食用也是允许的。到今年,这项法令实施已快10年了,新加坡人早就习惯了没有口香糖的生活。街上大大小小的商店里根本见不到口香糖的踪影,公共场所基本上也很难再看到口香糖的残渣。在节假日里,新加坡人偶尔会去临近的马来西亚购买一些口香糖,回家后“偷偷”享用。他们开玩笑说,其实新加坡人可以坐半小时的车去马来西亚,尽情地抽烟,嚼口香糖,然后再回新加坡。

      1997年,政府针对有人通过邮寄的方式从国外订购口香糖的情况,再次加大了打击力度,规定非法订购口香糖的人也将被处以一年的-。 但是,今年新加坡有些报纸报道政府可能放宽对口香糖的-,这条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难道这个花园城市有了清除口香糖残渣的先进方法,还是政府觉得吃口香糖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利?其实大家都猜错了。真正的原因是出于对那些吸烟人士的考虑。新加坡药业的一位发言人今年向政府提出是否可以重新考虑一下对口香糖进口的全面-,适当考虑进口一些含有尼古丁的口香糖,这样会对国内的戒烟人士有所帮助。不过目前政府还没有作出最后决定,只是要求药业人士提交一份正式的申请。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