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象”在万里高空中飞,排放了大量的废气——氮氧化物、硫化物颗粒和水蒸气。这些废物直接进入平流层,参加平流层内复杂的光化学反应,导致臭氧产量的下降。特别是一氧化氮,对于臭氧的生成有着严重的影响。它使得大量紫外线无法用于臭氧的生成,久而久之,臭氧层就要变薄。其破坏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这种破坏性很难精确地测量,关于它们各自对臭氧层影响的大小也很难给出准确的数据。
可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当“协和”成为北大西洋航线的主要交通工具时,迈克唐纳根据试验研究结果,估计“协和500”和“图144”在飞行中排放的废气将使平流层中臭氧的产量下降4%,“波音707”排放的废气将使平流层的臭氧产量减少15%。
同时,他还指出,臭氧层中的臭氧量每减少1%,美国每年就要增加皮肤癌患者5000~10000人。
人们正是从他的报告里看到了“皮肤癌”与“协和”飞机之间的联系。他还指出,“波音”与“协和”、“图144”之间对于臭氧层的破坏性差异如此之大是由于它们的飞行高度、耗油量不同所造成的。“协和500”和“图144”飞行高度为17千米左右,而“波音707”比前两者要飞得高,多达20千米以上。前二者的耗油量只有后者的1/3左右。在距地面20千米的高空,氮氧化物对于臭氧生成的影响是在距地面17千米高空的1倍。
在美国国会的听证会上,迈克唐纳的报告简直是一场环境保护运动的动员令,使得人们对于超音速飞机有了新的认识。从此,飞机对于臭氧层以及更大范围的环境污染成为一个重要的科学课题,争论延续至今。
突破性的工作是由加州大学的江斯登做的。他调查了低空光化学烟雾,分析了臭氧层中的氮氧化物,得出的结论是:500架“协和”飞机两年的飞行将使平流层中的臭氧至少减少10%。他把这个结果附函寄给美国商业部,指出:“大量超音速飞机是否导致环境向不利于人类健康方向发展,有待进一步研究。”1971年,他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报告确认:破坏臭氧层的化学成分是氮化物。
1974年以后的3年间,美国交通部组织实施了“超音速飞机环境影响评估项目”,全世界10多个国家的1000名科学家参加,耗资2100万美元。这个项目最后得出的结论是:500架“波音707”每天在平流层中飞行7~8小时,每使用1000克左右的燃料排放14克的氮氧化物,将使北半球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15%;尽管它很少飞到南半球,那里的臭氧也将受到影响,平流层中的臭氧也将减少8%。
超音速飞机是否破坏了臭氧层的争吵正在进行时,航天飞机升空了,这又引发了一场争论,氯化物是否与臭氧洞的形成密切相关。
当时,美国航宇局认为,航天飞机排放的废气与臭氧洞没有直接的联系。航天飞机排泄的废气之一氯化氢广泛扩散到平流层中。如果飞行一周,它每年排放在平流层中的氯化物大约有5000吨。
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认为,美国航宇局的认识有问题,航天飞机对臭氧层的影响报告有缺陷。1977年,美国科学院发表看法,认为每年航天飞机飞行60次将导致北半球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0.2%。
扑朔迷离
直到1970年前后,科学家才认识到,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氮肥,以及固氮植物的大面积种植,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氮氧化物。这些氮氧化物进入平流层,进而影响臭氧的生成量。有科学家预测,21世纪的前25年间,平流层中臭氧还将减少,其中20%是由于农业施用氮肥造成的。
目前,科学家已经认识到,核试验也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任何情况下,空气只要被加热达到2300K,就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氮。核-产生的强大冲击波将把这些一氧化氮等氮氧化物送入平流层。核-形成的橘色蘑菇云就是由氮氧化物变成二氧化氮的结果。大的核-相当于50万吨的TNT炸药、高空核-会把大量氮氧化物推入平流层。在1961年~1962年的核试验高峰时期,34000万吨当量的核-把大约130~170万吨氮氧化物注入平流层,这相当于600~1000架“协和”飞机的满载飞行所排放的氮氧化物量。研究发现,1961年~1962年间的核-使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了大约2%~4.5%。
有人估计,如果进行100亿吨当量的核-,北半球上空平流层中的臭氧量将减少30%~70%,南半球的将减少40%。
现在,科学研究已证实,氟化物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凶手。在冰箱、空调中,氟化物是主要工作物质,制冷完全靠它实现。氟化物还广泛用作塑料发泡、发胶膨化、家具油漆添加剂、厨房和卫生间的防臭剂等。可见,氟化物使用相当广泛。一旦氟化物进入平流层,它们就会破坏臭氧层。
1978年,美国科学家认识到,氟化物进入平流层后会降低臭氧的生产率。于是,美国政府从1979年开始禁止生产、使用氟化物。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氟化物生产国。1976年全世界出售的氟化物中40%是美国生产的。加拿大、丹麦、芬兰、挪威等国相继加入美国行列,纷纷禁止使用氟化物。于是,一个禁止使用氟化物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环境保护署臭氧层保护委员会于1979年成立。经过北美地区和欧洲共同体的努力,1982年全世界氟化物的产量比其高峰年1972年的产量减少了21%。
联合国环境保护署于1985年在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召开了臭氧层保护委员会成员国会议。与会的27个国家签署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宣言”。宣言主要内容是加强保护臭氧层的国际性的信息交流、合作研究。
1987年9月16日,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在联合国资助下,召开了一次仅有发达国家代表参加的旨在减少空气污染的国际会议。经过几个月的争吵和讨价还价,最后27个国家签署了一份协议。协议规定,到20世纪末减少50%的氟利昂生产和使用量。
在这份协议生效时,卫星图像再次显示,臭氧洞在北极也存在,甚至比南极的大,扩展到了挪威的绝大部分地区、瑞典、芬兰,大约占极地面积的1/3。
其实,对于臭氧层的认识至今还存在很大的分歧,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量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从1978年到1982年,臭氧层先是下降,然后又恢复了一些,紧接着又下降到了极低点。总的趋势还是下降了4%。从1978年到1982年间,40000多米的高空中臭氧减少了12%。以后平流层臭氧量是否可能恢复到1978年以及以前的水平呢?
南极、北极臭氧洞的出现再次警告人类,我们的行为具有环球性的影响,全球变化具有一体性。虽然南极大陆远离我们,但是那里的大气变化却是我们的不良行为引起的。因此,我们每采取某个重大步骤时应该进行严格的科学考察,以免遭受大自然对我们的报复。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