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集优混合法
  • 反向思维助发明
  • 救命的枪声--逆向创造法
  • 添声设计法
  • 因果互易创新法
  • 析因实验法
  • 扇型组合创新法
  • 缺点逆用法
  • 对比实验法
  • 线型组合创新法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事故启迪法<%=id%>

    生活或生产作业中难免不发生事故,碰到事故,想法排除,这是理所当然的事。至于从事故中悟出发明创造契机,你可曾想过?
      这里先说说长井先生的故事。由于家道贫寒,中学毕业后的长井只好去乡公所当了个下级公务员。他工作努力,而且喜欢动脑动手。每逢星期天或节假日,长井总要拿出木匠工具,制作小玩具送给学校的小朋友,并沉浸在“假日木工”的情趣里。
      一天中午,他发觉乡公所走廊的地板坏了。他马上到工役室去拿了一把大锯子,想修缮它。但他走到走廊的拐弯处时,忽然跑出来一个小女孩。因为来不及躲避,竟碰伤了那女孩的手臂。幸亏不是伤到脸部,并且对方的家长也认为不能全怪长井。“有了这次教训,孩子也许会学乖一点”。家长通情达理,将此事化为无事。
      然而,长井心里始终过意不去。
      “当然,孩子本身也有责任,但不管怎样解释,拿着*锯齿的锯子在走廊上走,实在是太大意了。类似这种事故,今后还会发生吗?”想到这里,长井忽发创意,“难道不能制造一种不会伤害人的锯子吗?” 
      从那天起,长井时时刻刻都在想这个问题。
      有一天,他一边削铅笔,一边下意识地把那问题反映在脑幕上。当他削好铅笔,“喳喳”把刀刃折叠起来的那刹那,脑海里竟闪烁出灵感的火花。
      “对了,像这种对折合的刀子一样,不用时把锯刃折叠起来不就好了吗?”他想到了这种方案。
      傍晚,他回到家后马上动手试制。他设计出一个折叠式的锯柄,装上铝刃,试据了一下木头,发现使用效果和普通锯子差不了多少。
      长井非常高兴地拿着锯子去见上次碰伤的孩子的父亲池田先生。池田先失是国民学校的劳作老师,他试用了一下折叠式锯子说;
      “嗯,很方便”。他略有所思,“这种锯子说不定会在学校里流行呢!长井先生,是不是去申请个专利?”
      这样,长井获得了他的第一项专利。
      这种可折叠的锯子,首先受到县下各学校的重视。他和池田合伙雇用木工开始产销安全井子。
      这种“用不着担心伤害他人的井子”,受到好评后,东北地区六个县下的学校,也纷纷向他们订货。结果,长井先生只好辞去公务员的职务,把家庭工业拓展为正式的工厂,增加工人,批量生产安全锯子,满足学校劳作课需要。
      长井的事业不断发展,他母亲为儿子的成功也感到由衷的高兴。
      这种由事故导致发明创造的例子时有发生。例如,有位司机经常长途跑车,一次,由于身体疲劳,“瞌睡虫”忽然使双眼一闭,高速行驶的汽车一下就撞上了路边的大树上,树毁车翻,人受重伤。事故后,这位司机对如何防止行车中打瞌睡的问题情有独钟,结果发明出一种电子提神器,带在头上精神焕发,有效地驱走了“瞌睡虫”。
      事故为什么会导致发明创造?
      首先,人们并不希望发生不利事故,但是一旦发生,总得设法排除。比如洪水肆虐,冲垮防洪堤坝,危害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面对洪水之害,我们必须迅速设法解决,于是各种抗洪办法应运而生。在不断完善抗洪办法的过程中,少不了推出一些发明创造。例如,有人发明出“钢架截流法”、“水袋阻水法”以及“沉船阻流法”等等。
      其次,为了预防有可能发生的事故,人们也常常立题研究,即有目的地提出发明创造课题,引导人们去发明创造。例如。为了预防家中厨房起火,高压锅*、煤气中毒,等等,人们事先就潜心研究,发明出家用消防器、防爆高压锅、煤气泄漏报警器等新产品,以满足人们对安全性的需求。
      运用事故启迪法,一般有两种技巧。
      其一是借已发生的事故激发创意,寻找排除事故或预防再次发生事故的新办法。
      其二是假想事故激发创意,即假设某种事故发生,我们将如何对付!比如,我们假想高速行驶中的汽车突然刹车失灵,我们该怎么办?或者当我们发现车辆就要起火而车门打不开时,我们该采取何种办法?这种“事故想象”必然激发我们的创造性思维,除非你根本不去考虑这种万一发生的事故。
      运用事故启迪法,除了能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外,还需要进行安全性设计,这是发明创造过程中的技术关键。没有这一环节,事故是决不会引发出真正的发明创造故事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