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功用发掘法
  • 突破禁区法
  • 动态观察法
  • 精细观察法
  • 材质替换法
  • 技术辐射法
  • 预测需求创新法
  • 典型观察法
  • 事故启迪法
  • 变换视角法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琢磨偷懒法<%=id%>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大凡事业有成者,都崇勤忌懒。然而,发明创造技法中居然有“琢磨偷懒”一招,岂不怪哉!
      读完下面的例子后,你大概对此法的真谛有所知晓。
      多年前,有个叫约瑟夫的美国人,在加里福尼亚州的一个牧场里当牧羊童。他小学毕业后,由于家庭困难,无法继续升学,只好替人家放羊。眼看着同学们都升学了,小约瑟夫也暗下决心:“我也得想个办法来读书将来做一个大牧场的老板。”
      于是,约瑟夫一边放羊、一边看书。当时,他的工作是,只要把羊看好,不要让它们越过牧栅去损害农作物就行了。放牧栅是用若干支柱拉着四条铁丝围成的。
      但当约瑟夫埋头读书时,牲口却常常撞倒放牧栅,成群地跑到附近的田里去偷吃庄稼。每次发生这种事时,老板就冲着约瑟夫咆哮:“混蛋!放羊要什么学问!把书丢掉,好好看着羊!”
      约瑟夫既要放羊,又不想放弃读书,便不得不思考“能偷懒就偷懒”的对策。他想:“难道没有一种可以加强放牧栅。使羊群跑不出来的办法呢?”于是,约瑟夫开始分析情况,看羊是怎样冲破放牧栅跑出去的。结果,他发现利用蔷薇做围墙的地方,尽管脆弱,但是从来没有被破坏过,而冲破的倒是那拉着粗铁丝的地方。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他疑惑地观察蔷薇。“呵,对啦,原来蔷薇上长着刺。”他忽然发现了秘密,并得到启发:“要是全部用蔷薇做围墙……?”
      于是,他砍了一些蔷薇枝条栽插在放牧栅的旁边。但当他一望几十米的牧栅和想到蔷薇枝条的长势时,不禁心灰意冷。因为这办法太费劲,况且等到全部蔷薇长成围墙能阻挡羊群时,那该是四五年以后的事了。
      还有什么“能偷懒就偷懒”的好办法呢?当他下意识地敲了敲放牧栅上的铁丝时,忽然一个“懒”主意浮上心头:“能不能用细铁丝做成带刺的网呢?”于是,他弄来铁丝,按照“铁蔷薇”的创意动起手来。他把细铁丝剪成5公分长的小段,然后缠在铁丝栅上,并将细铁丝的两端剪成尖刺。这种工作做起来很快,一天就完成了。翌日,约瑟夫故意隐匿起来观察羊的动静,想看看新办法是否奏效。羊一看约瑟夫不在,就像往常一样,把身体贴靠到放牧栅想把它推倒,但好像被刺痛了身体,不久就纷纷退却了。“成功了!”约瑟夫高兴得手舞足蹈。
      小约瑟夫不仅可以偷懒看书了,而且因发明出“不用看守的铁丝网”受到牧场主的赞扬。富有商业头脑的牧场主建议与约瑟夫合伙,开设工厂专门生产这种新的围栅以满足牧场的需要。于是,约瑟夫和牧场主又对最初发明进行了改进,设法将两根铁丝绞合起来,把剪短的铁丝夹在中间,改进后的铁丝网效果异常好。他们的产品上市以后,订单纷至沓来,使他们忙得不可开交。为了偷懒,约瑟夫又发明了一些制作铁丝网的工具和设备,既提高了产量,又降低了成本。
      带刺铁丝网的应用效果,不久也引起了陆军总部的重视、他们认为将其用作战场防御网是一种好工具。也正是军界的垂青,约瑟夫发明的铁丝网更带来滚滚美金。据说,等到约瑟夫的发明专利权有效期届满时,他的财产曾动用11个会计师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才统计出来。
      谁能料到,一个贫贱的牧羊童在琢磨偷懒中获得新的发明,并带来巨大的财富。回首其走过的历程,怎能不为他的“能偷懒就偷懒”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拍案称奇?
      不久前,山西出了个现代“大懒汉”,他的故事可能让你耳目一新。据报道,曹生吉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后,对种棉花兴趣尤浓。但种棉花工序比较复杂,劳动强度大。曹吉生想:有没有懒办法呢?于是,他尝试着不整枝,不打叉,不中耕,晚播种,单行大垄,株间疏稀。许多人见他这样懒,讥笑他种的是“懒棉花”。谁知‘懒人有懒福”,曹吉生的“懒棉花”居然大获丰收,而且品质也不错。有关曹吉生的报道,都说他“懒得有理”,“懒得有利。”
      “十年如一日”的重复劳动,精神固然可贵,但作为一种再现性劳动,是无论如何不会与发明创造结缘的。在劳动中如果想想“少出力也能办成事”,“能够偷懒就偷懒”,或许能捕捉到发明创造的机遇。或者说,“琢磨偷懒”也是发明创造一法。
      偷懒为什么能导致发明?
      首先,偷懒心理可以形成一种发明创造动机。心里琢磨着和勤快人一样收获,但又不想多出力气、多劳心神,于是就会寻找改变当前生产或工作方式的“偷懒”办法,而那些只会按传统方式工作的所谓勤快人,尽管不想偷懒,却也缺乏创新的冲动或企盼。因此,琢磨偷懒之计,是以偷懒作为启动创新的驱动器。
      其次,以懒代勤的办法并不会从天下掉下来。想偷懒,就得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实验,以便寻找到某种“懒办法”。因此,琢磨偷懒,并非教人学懒,恰恰相反,它是一种为懒而勤的激励创造技法。
      运用此计从事发明创造,首先要从实践中发现使人们感到最繁重、最费工、最繁琐的事情,并以偷懒为动机形成“不这样干也能做好”的设想。在形成课题之后,便应当对事情进行分析研究,找出长期以来为什么非让人这样干不可的原因,为思考“懒办法”提供创造的客观依据。最后,通过创造性思考和科学实验,提出“懒”得科学、“懒”得可行、“懒”得有利的技术方案或方法,实现以懒代勤、以少投入多产出的愿望。
      琢磨偷懒,要在“琢磨”二字上下功夫。比如,每到春播季节,农民们常常弯腰插秧,辛苦得很,除了思考发明或推广应用插秧机外,还能琢磨出让农民“懒得弯腰”又能种好田的“懒办法”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