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是春秋时鲁国的巧匠。据传说,他有一次承造一座大宫殿,需用很多木材,他叫徒弟上山去砍伐大树。当时还没有锯子,用斧子砍,一天砍不了多少棵树,木料供应不上,他很着急,就亲自上山去看看。山非常陡,他在爬山的时候,一只手拉着丝茅草,一下子就把手指头拉破了,流出血来。鲁班非常惊奇,一根小草为什么这样厉害?一时也想不出道理来。在回家的路上,他就摘下一棵丝茅草,带回家去研究。他左看右看,发现丝茅草的两边有许多小细齿,这些小细齿很锋利,用手指去扯,就划破一个口子。这一下把鲁班提醒了,他想,如果象丝茅草那样,打成有齿的铁片,不就可以锯树了吗?于是,他就和铁匠一起试制了一条带齿的铁片,拿去锯树,果然成功了。有了锯子,木料供应问题就解决了。
请问:鲁班发明锯子过程中,运用的是什么推理形式?
鲁班是怎样发明锯子的?(答案)
从鲁班发明锯子的传说来看,鲁班在发明锯子的过程中,主要是运用了类比推理这种推理形式。
从传说中可以看出,鲁班所以会想到制造锯子来锯大树,主要是因为他从丝茅草划破他的手指这件事中得到了启发。既然象丝茅草这样较薄脆弱的小草,由于两边有许多小细齿,就那样锋利,能轻易地把人的手指划开一条口子,那末,如果将铁片的边上也刻成许多小细齿,自然会更加锋利,可以用来更快地伐倒大树了。很显然,从思维的推论过程来说,鲁班就是根据丝茅草与铁片的共同点的类比,再由丝茅草因有小细齿而更加锋利的事实推出结论:如果铁片边上刻上细齿,也将会更加锋利。根据这样的推理,鲁班发明了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