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辛苦奔波只为“上天入地”
伍士铨,香港普通执业牙医,虽然他的牙科技术在铜锣湾已然有口皆碑,但他借以扬名世界的舞台,却是在诊所之外的浩瀚空间。 10多年前,伍士铨在香港理工大学寻求合作,想制作多功能牙医工具。在香港理工大学科学家的协助和他本人的不懈努力下,工具很快制作成功。爱好太空探索的伍士铨便设想能否将这套工具运用到太空探索中。于是,伍士铨与香港理工大学科研人员再接再厉,终于将这一设想变成一组70多件可互相接驳的零件组合———“太空持嵌钳”。 然而,对于一个牙医的发明,世界上大多数航天中心的态度却是拒之门外。回忆起当初推广自己发明的经历,伍士铨至今仍唏嘘不已:“我自费乘飞机300多趟来往世界各地,外出的时候诊所只好关门,但我初衷不改,当时的想法就是,人的梦想比当牙医重要多了。” 经过多年的锲而不舍,4套“太空持嵌钳”终于获得了俄罗斯太空中心垂青,并于1995年由补给火箭送上“和平号”空间站,供太空人用作精密焊接和修补工作。2003年,“岩芯取样器”的改进型号又被欧洲宇航局火星探测计划“猎犬二号”相中。该工具还被运用在法国维克多6000深海潜艇上,可以在一万英尺的海底拾起一根粗针。 “从初次开始‘试梦’到现在已经有17年了。我的目标是,在我退休以前,我的梦想要‘上天下海’,还要‘入地’,在探秘埃及金字塔时派上用处。”伍士铨说。 欧洲宇航局盛赞牙医发明
欧洲宇航局专家曾称赞伍士铨的“岩芯取样器”为“有史以来最令人振奋的设计”。 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能安装在太空船上,并能够抵御火星恶劣环境,利用特有的钻嘴深入火星的石头内,以磨、挖、钻、抓的模式,抽取石头深层样本的工具。令人遗憾的是,“猎犬二号”在火星首次着陆时,登陆器的减速降落伞和缓冲装置未能及时打开,伍士铨的发明没能派上用处。但是,欧洲宇航局并未因此放弃火星探测计划。伍士铨向晨报记者透露,自己近日将会前往欧洲,再次商讨“岩芯取样器”在新一轮火星计划中的运用。 “不过,‘岩芯取样器’不会被用在金字塔内,我提供给埃及方面的工具是一个全新的设计,它的主要作用是提取尘埃样本。很有可能,我设计的两套工具,在金字塔和火星上将同时开展。”伍士铨介绍。 传奇牙医征服“埃及国王”
称胡夫金字塔探秘行动的负责人、埃及首席考古学家哈瓦斯为“埃及国王”并不夸张,在吉萨高地,他是掌控一切的至高权威。 1967年,哈瓦斯毕业于亚历山大大学的希腊与罗马考古学专业,1980年获开罗大学的埃及考古学学位,随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考古博士学位。1987年他成了吉萨高原最年轻的管理人员。经过近20年的沙漠工作考验,哈瓦斯目前可能是世界上最权威的金字塔专家,没有人可以不经他的允许进入大金字塔。 然而,万里之外的陌生人伍士铨却征服了哈瓦斯,成为了金字塔石门考古计划的重要成员。凝视着诊所墙上自己与哈瓦斯的合影,伍士铨说这是机缘巧合。 2002年底,观看了金字塔石门考古电视直播的伍士铨认为自己在金字塔探秘行动中会有用武之地,他马上买机票飞到埃及,“为了见到哈瓦斯,我整整等了5个小时。”哈瓦斯仔细了解了面前这个东方人的底细,确认他的发明可能将对金字塔考古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是我在俄罗斯和欧洲已有的成功经验征服了他,在太空中都可以使用的东西,为什么不可以用来打开法老的陵墓?无论机器人结果如何,哈瓦斯都将同意我进入金字塔,作为组织者协助指挥石门考古计划。” 伍士铨解说金字塔探秘四大疑团
2005年11月,伍士铨再赴埃及与哈瓦斯商讨合作事宜。在那之后,他们二人的联系从未中断,伍士铨也从中了解到了此次石门探测行动中的诸多细节,他向晨报记者详细解说了外界对此计划的一些疑问。 疑团一考古难度有多大? “石门考古难度不高,和火星上采取的技术相比,还是很简单的。最重要的是,机器人不能损伤金字塔。美国人上次造的机器人五大三粗,又拖着很长的线缆,结果破坏了通道的内表面,让哈瓦斯很恼火。”伍士铨用手比划着机器人用手臂支撑洞壁的姿势:“我们的机器人很小、很精致,行动起来很像一只蜘蛛。采用的钻头会拐弯,而不是像美国人设计的只会直走。” 疑团二机器人如何工作? 尽管晨报记者一再要求,伍士铨依然不愿提供关于机器人的设计细节,“我们和哈瓦斯有约定,不能透露一个字。” 不过伍士铨承认,这次钻头的设计与火星计划的设计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会有两个机器人,大机器人会放出一个极其小的小机器人,小机器人会爬进新钻的孔里了解内情,比如可以收集微尘什么的。” 疑团三中国人担任何角色? 作为一个外国人,能够在埃及的金字塔探秘计划中担任角色,本身已不容易。伍士铨说:“作为中国人,我是很自豪的,胡夫金字塔毕竟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原来新加坡方面不愿意我担任如此重要的角色,他们希望技术都是完全新加坡化的,我只能担任顾问。而在英国公司的计划中,我将作为团队领导人出现在金字塔内。” 疑团四“诅咒”是否将应验? 一向对“诅咒说”嗤之以鼻的哈瓦斯本人近日向媒体证实,在他们为图坦卡蒙的木乃伊进行CT扫描的当天,负责这一任务的10人研究小组就遇上了一连串的“怪事”,其中最严重的是他们当天来回“国王谷”的汽车差点遭遇夺命车祸。 伍士铨对此说法倒显得很豁达:“搞科学的人,对于‘诅咒’还是应该看开点。再说了,我的梦想要是能实现,死了也愿意。”说到此处,他的表情有些得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