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火药,一般是指最早应用的“黑色火药”。它是由火花、火焰或点火器材引燃,能在没有外界助燃剂的参加下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的药剂。燃烧时放出大量的气体和热,因它是武器发射的能源,故在军事上又称为“发射药”。中国是火药的故乡。唐代大医药学家孙思邈(581—682年)在《孙真人丹经》中,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火药配方:硫磺、硝石、皂角一起烧的硫磺伏火法。大约在公元8、9世纪时,中国火药的主要原料—硝石传到了阿拉伯、波斯等地。在12世纪后,阿拉伯等国的书上才提到硝石。阿拉伯人叫它为“中国雪”,波斯人则叫“中国盐”。制造火药的是南宋时传过去的。公元15世纪,火器及其制造也传到这些国家。那时,他们称中国为“契丹”;因此,所中国传过去的火枪、火箭称之谓“契丹火枪” 、“契丹火箭”。火药和火器的制造,通过阿拉伯人先后传到了欧洲各国。等到欧洲人学会使用火药和火器时,我国早已使用几百年了。 火药的发明与炼丹家有关,发明时间至迟在唐代以前。由于炼丹家喜欢保守秘密;因此,我们现在无法查出发明者的姓名、具体年月和具体地方。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即炼丹家主要是道教的骨干分子或医药学家。道教萌发自洛阳,盛行于河洛地区。被道教尊为鼻祖的老子李聃曾长期在洛阳做官,并在洛阳写出了道教的“圣经”——《道德经》。我国古代著名的炼丹家葛洪等,都曾在洛阳长期逗留过,伟大的医药学家孙思邈生活在隋代和唐代早期,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他博涉经史百家学术,通达道经佛典,总结了唐以前的临床攻理论,收集方药、针炙等内容,编著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书,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被后世尊为“药王”。他不仅是伟大的医药学家,而且是著名的炼丹家,自号“孙真人”。他是总结以前炼丹家经验基础上收集河洛地区和关中地区炼丹家的配方,最后提出硫磺伏火法这种较为管用的配方。总之,火药的发明与传播,和洛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至今,洛阳及其附近还流传有许我炼丹的故事,存在有炼丹的遗迹。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