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中国技术创新能力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 不断探索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 发明的成功再于努力之中
  • 企业创新的意义深远
  • 产品创新是企业创新之王
  • 创新需要科学的方法
  • 创新的真知
  • 自主创新已形成热潮
  • 创新不光要喊出来
  • 自主创新呼唤技术经营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用创新激发学生最大潜力<%=id%>

     

    ---专访绵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苏智先教授

        问:作为一名大学校长,您是如何理解“创新”教育?

      苏智先:我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是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尤其是勇于、敢于创新的勇气。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和造就动手能力强、应变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人才,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亦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希望所在。

      三年多来,我们邀请了近百名国内外知名学者、院士、博士生导师来学院举办讲座,给学生开阔眼界,近距离接触优秀创新人才,增加创新的勇气。同时,成立绵阳师范学院科学技术协会,组织一批创新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帮助学生树立创新观念,指导创新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绵阳师范学院的校训是“厚德、博学、笃行、弘毅”,树立了“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干部当好后勤兵,全心全意为学院谋发展,为教职工谋利益”的全新办学理念。

      问:学校在机制上如何实践创新理念?

      苏智先:我院坚持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会创新”为育人模式,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一批创新型人才。

      为了激发大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积极性,学院率先实行学分制,制定了《绵阳师范学院学分制实施方案》,《方案》第三条规定,“在学分制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修读的课程,可以自主选择授课教师,可以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可以自主安排学习进程。优秀学生还可以辅修另一专科或本科专业”。

      在学分的设置上,专门设置创新行为学分,规定凡是大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小发明(小创造),参加学科竞赛并获奖者可以获得6学分以内的学分。制定了《绵阳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奖评选办法》,《办法》规定,凡是在科学技术研究和创新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我院在籍大学生可以获得500元以上,3000元以内的创新奖学金。

      为了激发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科研兴趣,提高学生从事科研的能力,结合学生科研活动的实际和发展趋势,成立了绵阳师范学院科技协会、大学生创新科研基金,以此促进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和营造学院科研氛围。

      问:学校的氛围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绵阳师院在营造氛围环境上做了哪些工作?

      苏智先:为了营造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好环境,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思路,绵阳师范学院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意见》要求,在全校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甘于奉献、追求卓越的良好校园风气。

      一是加强硬件建设,在教学楼、实验楼悬挂科学家画像、张贴名人名言,鼓励大学生厚德、博学、立志、创新、效国;二是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培养大学生创造兴趣,目前,学院已成立大学生科协、行知协会等25个大学生社团,通过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给大学生提供了创造的时间和空间。

      除学校鼓励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活动,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培养创新能力以外,学校与绵阳的一些科研单位、企业和党政机关建立了科研联合体,与部分中学建立创新教育基地,如文学与传播学院就与《人民文学》社、《四川文学》社、《剑南文学》社等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定期邀请名家来校讲学,指导大学生的创新活动。

      问:创新教育改革让学院取得了哪些成果?

      苏智先:创新人才茁壮成长,大学生创新硕果累累。两年多的大学生创新教育,绵阳师范学院已探索出一条培养创新人才之路,我们要用创新教育激发出学生最大的潜力。

      音乐系学生杜贤良毕业前连获国家专利8项,并在绵州大剧院成功举办个人演唱会,这在大学本科毕业生中是十分罕见的,2004年,他以排名全省第四当选四川省十佳大学生。两年来,仅文学与传播学院的学生就在《人民文学》、《四川文学》、《剑南文学》等刊物上发表文章100

      余篇,美术系学生多次在全国大学生书法作品展等活动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数学系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获得大奖,物理系大学生参加中央电视台《木牛流马重走蜀道》摄制活动,获得木牛流马最佳创意奖,学生创作的DV记录片先后在绵阳市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播放等等。

      院长简介

      苏智先,男,中共党员,博士,生态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直接管理联系的高级专家,绵阳师范学

      院党委书记、院长。

      1982年7月毕业于南充师范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 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96 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10月至1998 年10 月,在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工作。1991年和1994年两度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

      现为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生态学会理事长,四川省高等学校教授评审委员会委员、生物农学学科专家组组长,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突出贡献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2层面)入选者,世界自然资源与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他曾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和德国威斯巴登大学、慕尼黑大学等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该中心已加入世界IUCN网络),撰写了《Introduction to Bio-logical Diversity》英文专著,促进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工作。

      近年来,他领衔培养的学术技术队伍开展高层次的科学研究,做出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先后培养了40多位研究生。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11部,获国家和省部级政府科技成果奖5项,其它荣誉奖20多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