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牛奶含有安神物质
  • 电磁辐射影响动物情绪和反应能力
  • 美科学家发现与孤独症有关的基因
  • 方法独特 蜜蜂靠光流判断距离
  • 日科学家发现导致身心障碍的基因
  • 天文学家探测到两颗最远的类星体 可能距地球八百亿光年远
  • 微型模式气室:探测遥远天体X射线偏振角度
  • 酗酒遗患后代 大脑发生变异
  • 气候格局非人力所及 260万前大势已定
  • 断奶后研究院咋活?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上善若水 高山仰止

    不到休养和营养悲惨死去。

      王应睐被震撼了,他找来有关结核病的书籍,思考着怎样才能降低“痨病”的危害。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中,王应睐回忆道:“这问题经常在我脑中盘旋,加上自己长久被病魔纠缠的体会,就决心放弃工业化学,改学生物化学,因为营养学是生物化学的一个内容。”

      1938年,王应睐考取庚款留英,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研究生。自此,他与生化结下终生之缘。

      在剑桥大学学习时,王应睐首先发现了服用过量维生素A的毒理作用,发现机体在缺乏维生素B的组织变态现象,建立了四种溶性维生素的微量测定法;首次证明豆科植物根瘤菌中含血红蛋白。回国后,他开展对琥珀酸脱氢酶的研究,解决了酶的性质问题,并对辅基与酶蛋白的连接方式的问题作了深入的阐明,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获得了中科院和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1984年,他又开辟了“酶与核酸的相互作用”研究的新领域,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

    在两项“世界第一”的获奖名单中,他不肯署上自己的名字

      王应睐院士不仅是一位有创新思路,动手能力极强的卓越科学家,更是一位能够根据国际生物学科发展趋势、高瞻远瞩,开拓创新并不断推进中国生化事业的杰出设计师、指挥者。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我国生物化学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王应睐院士前瞻性地提出重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他深知学术带头人和人才建设是关键,他先后从海内外邀请了邹承鲁、曹天钦、张友端、王德宝、纽经义、周光宇教授等一批“大将”,开始了我国在蛋白质、核酸、酶等几个重大领域的系统研究,进而组建了生物化学研究所。王应睐还通过创办高级生化训练班,培训了近千高级生化研究人才,构建起实力雄厚的中国生化研究人才群体。作为协作组组长,他带领科学家们一起从当时生物化学的国际前沿领域中凝炼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等高水平、高起点的国际前沿性大科学项目,使我国取得两项“世界第一”,是人类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成就和里程碑。
    当这两项成果分获1982年、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时,人们发现在论文和获奖者名单中,却没有王应睐。原来是他坚持不肯署上自己的名字。

      然而,人们不会忘记王应睐院士在这两项国际领先大工程中所作的贡献。1988年第20届美国迈阿密冬季生物工程学术会议授予他唯一特别成就奖,1996年王应睐院士获得香港陈嘉庚奖和何梁何利科技成就奖。

      当时89岁的王应睐得知获奖消息时说:“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不必再提了。”平平淡淡一句话,透出王应睐院士淡泊名利而令众多杰出科学家乐于“士为知已者用”的人格魅力。

    2000年11月23日,在王应睐住进医院的当天,他仍一如既往地步行上班

      2000年11月13日,生化所的科研人员自发为王应睐院士做93岁寿辰。看着“数代同堂”的融洽和睦,听到后辈人在各自领域中取得的进展,“老寿星”满脸笑意。

      人们真诚祝愿王应睐院士健康长寿,为我国生化事业的进步发展,为我国知识创新工程提供更多的睿智卓识。

      谁也没想到,10天后,王应睐住进了医院。

      最早得知这个消息的是王应睐10年动乱后招收的第一位研究生,10多年来一直与导师同在一个课题组的王恩多教授。11月23日下午,王恩多像往常一样,走进王应睐的办公室,办公室里却没有老院士伏案工作的熟悉身影。

      往王应睐家中挂了个电话,才知道他下午觉得不舒服,去医院看病,一进医院就被“扣”下住院。王恩多心中一个“格登”,不祥的预感突然袭上心头:王应睐虽然学术上个性鲜明,十分有见地,但在生活琐事上,却十分随和,且生性最怕麻烦别人,平时有了小痛小病从不肯声张。她记得很清楚,两年前,她陪同王应睐去上海植物园“踏青”,归途中,王恩多发现老院士脚有点瘸,她为没照顾好先生而着急。王应睐便竭力使自己不“瘸”,并安慰她:“我这是痛风老毛病,不要紧的”。一句话,说得王恩多湿润了双眼。

      要不是感觉很不好,老院士是不会去医院的。

      果然,进院后,王应睐病体日觉沉重。

      然而,在病榻上,老院士依旧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祖国的科学事业,有同事、学生来医院探病,话题最多是科研的进展。3月初,当他得知生化所张永莲教授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科学》上,当他得知他亲自倡导、王恩多领衔的课题研究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消息时,王应睐高兴地连连说“好,好!”

      4月中旬,老院士已经不能说话,但他最感兴趣的仍是生化研究的进展,每当听到有新的突破和进展,老院士会连连点头,目光流露出由衷的欣慰。

      百年歌未尽,满目皆知音。

      “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王应睐院士仍在我们中间,和我们一起去攻关、去攀登更高的科学险峰。

    王应睐院士简介

      王应睐是中国-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前院长、中国科学院原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前所长,全国第三、五、六届人大代表、上海市第二、三、四、七届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前中央委员、中央常委、上海市副主委,中国生化学会前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上海生化学会前理事长,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上海欧美同学会前副会长,比利时皇家科学、文学和美术学院外国院士、匈牙利科学院名誉院士、捷克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名誉会员。

      王应睐教授对我国的生命科学,特别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是我国生物化学这一门交叉学科的积极倡导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

      王应睐教授不仅是卓越的科学家,也是科研工作的出色的组织者和领导人。他带领科学家们一起从当时生物化学的国际前沿领域中凝炼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等高水平高起点的国际前沿性大科学项目,使我国取得两项“世界第一”的科学研究成果,大大带动了我国的生物化学研究。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