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德国研究人员在1月4日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指出,通过提取广东湛江一处湖泊中的沉积岩岩心发现,在1000多年前出现过一次罕见的季风期异常,导致中国全国大旱。这一灾情成为中国唐朝统治晚期农民起义的导火索之一,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晨报记者为此采访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满志敏教授。满教授表示,“大旱加速唐朝灭亡”的说法很有趣,但是从目前的中国古代气象研究来看,唐朝并没有发生过特别大的旱灾。
古气象研究没有类似发现
满教授表示,古代气象的监测与现代气象不同。现代气象是采用观测天气、计算平均值的做法;而对于古代气象,科学家只能寻找“代用资料”进行研究。
“代用资料”有两大类,一是历史文献,二是观察古代气象对于大自然造成影响留下的痕迹。德国研究人员采用的湖泊沉积岩样本是一种典型的“代用资料”。此外,研究人员还可以通过观察树木年轮的宽窄,来判断古代气象的变化。
德国研究人员认为,公元8世纪的一次季风期异常,导致中国大旱,天气变冷,从而造成农民起义、推翻了唐朝统治。满教授表示,中国专家从树木年轮入手进行的古气象研究的确发现,在公元7世纪后期到8世纪早期的唐朝,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