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希望他们能用世界的眼光分析中国的科学和教育问题。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得考虑中国国情。” 欧阳钟灿说,“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和高校有所不同,中科院的生源来自不同学校,程度也参差不齐,他们第一年聚在一起可以体验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氛围。在这里,有多个所的老师讲课,给他们一年自由选课时间,其实就是开拓他们知识视野,培养交叉学科能力。”
欧阳举例说,理论物理所理论生物物理的研究生,不仅仅需要物理学知识,也需要一些生物学知识,“研究所不可能单独开设这些课,但是在集中教学园区就可以做到。”
这对集中教学园区的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欧阳钟灿说,研究生院要把课程质量充分提高,不能全靠本部的这些老师教。这些教师的知识如果不更新就不行了,研究生院应按路院长的要求,吸纳研究所和其他高校的研究人员和教授去教。”
“把研究生培养作为考核科研人员的指标之一”
一些科研人员“不给学生上课”是国际顾问委员会提出的另一个批评。由于目前国内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主要看文章数量、引用的次数,因此研究生培养多成为研究人员的“副业”。
对此,“国际顾问们都很惊讶,他们认为,以文章数量作为评价标准从来不是国际惯例,国际通行的评价方法是被国际大会邀请做报告、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有没有做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特别是培养出来的研究生都在干什么。” 欧阳钟灿说。
“Brezin现在除了当院长,一年还要教6个月的课,” 欧阳钟灿说,“很多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都是在讲课,我们这里 8点钟开会,Brezin在9点急匆匆从机场赶到会场,因为他有课,他不能随便请假。”
“我认为,在今天,我们必须认真面对这个批评,大家要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培养。中科院提出的'四个一流’中的'一流人才’,主要是培养研究生。” 欧阳钟灿说。
对“研究生培养”的关注,意味着对人才培养成果的看重,这驱使研究人员把研究生培养作为他们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做。从考核的角度,就是把研究生培养作为考核科研人员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欧阳钟灿眼中,之所以要把研究生培养作为考核科研人员的指标之一,不仅仅是国际惯例,更是“中国国情”:“我国目前的人才结构有点像'葫芦’,两头大中间小,因为文革的原因,我们这个年龄段的最少。 四十多岁靠知识创新工程引进来的越来越多。目前这批人是创新的骨干。但是,我们不可能长期用百万、甚至千万的资金去吸引国外人才。”
“怎么办呢?主要要依靠自己的培养,怎么培养呢?那就是大力提倡路甬祥院长提出的方针:研究生是最有朝气的研究创新力量,要把精力放在培养研究生身上”。
“现在我们所的研究员都在讲课。国际顾问们六月份又要来了,他们要检查研究员讲课的落实情况,我们也做好了准备。”欧阳钟灿和他所领导的中科院理论物理所正在实践着上述的理念。
研究生要做原始创新的骨干人员
欧阳钟灿所关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包括研究生在内的科研人员,对论文数量的过度关注。“我们有点让文章数量、顶级杂志这些表面现象牵着我们的鼻子走。现在研究生们在把大量时间花在凑文章上面,快毕业了老师给他帮忙,找个小杂志发表。所以,论文虽然很厚,但并没有真正的创新。” 欧阳钟灿说。
“真正好的工作不是靠多少篇文章。真正原创性的成果,并非发表在Nature, Science这些顶级杂志,大部分都在一般专业期刊。日本近年连续三个诺贝尔化学奖,2000年的化学奖得主白川英树,他的文章就是在《物理评论快报》发表。随后的野依良治我不太清楚,田中耕一就没发表过什么文章,就在会上作个张贴报告,不也得诺贝尔奖吗?”他反问道。
在他看来,对研究人员来说,有比论文更要紧的事可做。“我很赞成路甬祥院长今年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就是要提高科研创新的系统集成能力。系统集成是什么意思?就是你要做科研,不见得要发表很多文章,而是要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开创一个新领域,新方向。”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欧阳钟灿以母校的经验为例,来说明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系统集成”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建国以来的清华大学,所培养的学生各行各业都有成就。从黄河上游到长江三峡,咱们国家的几十个水电,靠国外专家?两弹一星,靠国外专家?没有,靠我们自己!这些学校培养学生本身就是对国家的贡献, 相对于国外世界一流大学对他们国家的贡献,我们自己的大学并不逊色,不要让一些论文发表排行榜来灭自己的自信。”
欧阳钟灿认为:研究生要做原始创新的骨干人员,一个就是科学创新要做好系统集成,做个问题要做彻底,不要看到美国人作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你要自己做什么就做什么,人家才会重视。
“准确地说,就是要系统集成,要搞一个项目就要把它搞出来。咱们已经走过了那把SCI论文数量提高的阶段,不应该再提,那已经够了,现在就是要做事。”
从group tee到周六讨论会
欧阳钟灿曾在德国从事洪堡奖学金访问学者的研究。德国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影响到了日后各国的研究生教育。“记得我在德国的时候,我的教授是液晶显示的发明者,他每周有一个group tee,就是小组茶会,他自己带一些点心来,学生准备一些咖啡,大家坐成一圈,轮流汇报工作进展。每个人把自己分担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论文,都复印一份,在小组成员转一圈,你要是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你就打个勾,分担者会后会帮你复印,这实际上是加重对前沿了解,如果是大家感兴趣的论文,大家就到黑板上边讲解边讨论。”
“德国创办了研究性大学以后,培养研究生就有了一定的经验。为什么大家都到好的大学,最好的大学有他的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德国建立了包括淘汰机制、弹性学制在内的研究生教育制度。比如,招了研究生,并不意味着保证都能拿到学位,如果不行,中途可以淘汰,否则对国家资源也是浪费。另外,弹性学制方面,研究生做得好可以早点毕业,研究项目很好也可以延长毕业。”
欧阳钟灿说,理论物理所很早就将group tee这种模式引了进来,“我们所里的每个导师和研究生,每周至少一个下午要交流。现在研究生自己交流也成了制度——周六(coffee time)讨论会。其实我们小组很早就这样做,为什么这么做呢?原来彭桓武先生经常参加我们组的讨论,非常鼓励我们的小组讨论——每个人都上去讲,讲完了大家批评,因为都是自己人嘛。彭先生如果对哪一个问题感兴趣,还把学生请到家里讨论。”
“这应该是一个很成功的经验。” 欧阳钟灿说,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应该走在前面,不要满足于一个人写几篇论文,而应该把研究生当成是科研的骨干,到研究所来应该给他最前沿的知识,接下来让他们自己干,然后每个星期进行讨论。
此外,对于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欧阳钟灿认为,导师不应该简单地把研究生当作劳动力,来帮导师编一些简单的程序,而要把他们当作独立的、致力于科学创新的人。“干活也要让他们独立地干,你要培养他们独立精神。”
欧阳钟灿的观点是要坚持“一对一”原则。“所谓一对一,并不是指一个导师只能带一个学生,而是指导师和研究生要经常沟通。”
之所以将“一对一”置于师生关系的核心位置,是因为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出现的一系列不正常现象。“很多导师带了一大批学生,但是有的连很多学生的名字不知道,有的让大批的学生中途退学。 ” 欧阳钟灿对此并不讳言,“我的建议是,招生要有所限制,不要一个老师带几十个。”
“只有从内心喜欢科研的人,才会做出成绩”
这位在理论生物物理领域工作的科学家认为,只有从内心喜欢科研的人,才会做出成绩。他说,“如果不热爱科学,把它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就不可能有创新性的成果。我接触的老师都很好,德国的那位老师是液晶显示的发明者,他就喜欢研究。德国教授分成 C1、C2、C3、C4四个类别,最高是C4。他从美国RCA公司做完博士后回来后,就到大学里任教,C3级别。他得了很多大奖,被若贝尔奖得主de Genes称为我们当代伟大科学家, 但要升到C4按规定就要到另外一个大学。但他没有更换岗位,到退休还是C3。”
欧阳钟灿说,德国导师对科学的热爱,超越了他对教职级别的重视,他的发现导致一项与半导体工业产值相匹敌的新电子产业的诞生,但他不是坐享其成而是不改变他对科学研究的喜欢,在生物膜等其它领域做出更大贡献。这种精神很有教益,我从他身上学到很多。
“我们希望国内的研究生也是这样,只有从内心喜欢科研的人,才会做出成绩,如果把科研当成谋生的手段不会有很大的成绩的。我们小组培养的学生, 有入选'百人计划’回来,研究组的事情都交给他,有在国内及美国当教授的,也有在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工作的,也有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当助理教授的,他们基本都能独立工作了。”
“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特点,就是做出成绩的学生,都没有将研究仅仅当成谋生的手段。比如我最近有个学生刚答辩,这个人有个很好的想法,他想把物理和生物信息结合在一块做个很好的工作,这个思想,是他独立来做的,他英语很好,论文也很好,我让他出过好几次国,但他不愿意毕业以后就去做博士后,他觉得做博士后很不稳定,他更愿意到大学去教书。大学有比较稳定的环境,因为他这个交叉学科需要看很多书,他可以一边教书一边科研,独立发展自己的课题。所以当有研究生院要我推荐教师时,我就推荐了他。还有一个学生,做得很好,国外很多人找我要他去做博士后,但他也不愿意。现在,他到清华大学杨振宁先生的高等研究那里做助理研究员。”
“我发现,培养学生并不是让他们急急忙忙出去找工作,而是要给他们一种科学的兴趣、科学的眼光、科学的精神。只有真心喜欢才能创造,否则最后走到极端就容易伪造。真正喜欢科学的人对(评审,职称)不会太计较,他只要有个稳定的工作就行了。科学院创新三期要增加项目聘用人员的岗位,这对研究生参加科学院的创新工程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 1 > < 2 >
|